許可鄉
⑴ 鄉鎮的規劃建設許可證有法律效應嗎
有法律效應,鄉鎮城建站是縣城建局的派出機構,在其規定的職權內可以審批項目。
⑵ 辦衛生許可證,鄉鎮里有衛生局嗎
衛生許可證要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才有資格頒發
⑶ 鄉鎮行政許可一法一例執法范圍
今天上午,七台河市行政許可「一法一例」執法檢查活動啟動大會在市黨政會議中心召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興海主持會議,副市長張玉平出席會議。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各委室主任,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常務副院長、副檢察長及分管該項工作同志,區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及法制辦主任,區縣政府常務副區縣長及法制辦主任,金沙新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及法制辦主任,市政府組成部門及各有關職能局局長及法規科科長,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參加會議。
會議宣讀了《七台河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黑龍江省規范行政許可條例>執法檢查工作方案》。
張玉平在會上對全市各級政府貫徹行政許可「一法一例」和配合搞好這次執法檢查提出要求。他指出,要提高思想認識,全力做好執法檢查的配合工作,加強學習培訓,主動做好「一法一例」的貫徹實施,堅持問題導向,全面做好存在問題的整改,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以整改的實際行動,將「一法一例」執法檢查工作要求落到實處,為全市經濟社會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⑷ 農村宅基地沒有許可證鄉鎮府幹部看了的說可以搞算違建嗎
是否屬於違建,只有國土部門書面通知才算是正確的,鄉幹部是無權干涉的。
⑸ 城鄉規劃行政許可的主體及許可權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十一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內、第容三十八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城鄉規劃行政許可工作。
2、設區的市所轄區級規劃治理機構不是法定的規劃許可主體。
3、城市各類開發區、大學城、科技園、度假區設立的規劃治理機構均不是法定的規劃許可主體。
4、縣規劃部門對設區的市規劃區范圍內屬於該縣管轄的區域不具備規劃許可權
5、有關治理領域存在職能交叉現象,可以採取相對集中或聯合實施行政許可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城市道路治理條例》及《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治理條例》規定,戶外廣告的設置、城市道路的挖掘及在街道兩側、公共場地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設施需分別由工商、市容、規劃、市政、公安等多個主管部門批准。鑒於這些領域存在職能交叉現象,因而,可以依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實行相對集中或聯合實施行政許可的試點。
⑹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可以委託鄉鎮審批嗎
項目建議書——→批准或進行專家討論通——→編制行性研究計劃——→向發改部專門打報告進行屬批復——→編制環評報告——→向環保部門打報告進行批復——→進行建築案設計——→向領導進行匯報批示——→施工圖設計
向土部門具土證明(讓或劃撥)——→規劃部門辦理選址意見書——→土部門辦理建設用審批表——→建築案通——→規劃部門辦理建築案審批及建設用規劃許證——→土部門辦理建設用批准書——→完施工圖——→規劃部門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證
辦理程需要:
1.用界址坐標圖(請規劃部門或測繪部門測繪)
2.1:500-1:2000新實測現狀形圖(CAD格式);
3.審定案電光碟(內含1:500或1:1000總平面圖1:100——1:200各原位剖面圖由設計院要求CAD格式)
⑺ 鄉鎮政府行政許可審批項目有哪些
據我所知,絕大部分鄉鎮都沒有行政許可審批項目,有些職能部門審批權力下放到鄉鎮所站,也只是代辦或託管。一些特殊的市縣鄉鎮一級有沒有許可項目就不知道了。
⑻ 煙花爆竹經營許可許可權可以下放鄉鎮政府嗎
個人看法:零售許可證條例要求在縣級安監部門辦理,你在鄉鎮就辦了,應該是行政許可權下放。條例要求零售要實行專店或專櫃銷售,零售點在安監部門一般是有布局規劃的,所以不能在其他鄉鎮銷售。
⑼ 入鄉許可證是什麼工程方面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40條第一款的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
⑽ 鄉政府可以頒發哪些行政許可
鄉黨政機構具有黨委和政府兩種職能,黨委領導政府工作。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方針政策的領導,幹部的選拔,考核和監督,經濟和行政工作中重大問題的決策。鄉政府是基層國家行政機關,行使本行政區的行政職能。
一、黨委工作職責:
(1)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堅決貫徹執行。
(2)保證監督職能。
(3)教育和管理職能。
(4)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的職能。
(5)負責抓好本鄉 黨建工作、群團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新聞宣傳工作。
(6)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政府職能
1、制定和組織實施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計劃,制定資源開發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方案,組織指導好各業生產,搞好商品流通,協調好本鄉與外地區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抓好招商引資,人才引進項目開發,不斷培育市場體系,組織經濟運行,促進經濟發展。
2、制定並組織實施村鎮建設規劃,部署重點工程建設,地方道路建設及公共設施,水利設施的管理,負責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好護林防火工作。
3、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政、計劃生育、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的綜合性工作,維護一切經濟單位和個人的正當經濟權益,取締非法經濟活動,調解和處理民事糾紛,打擊刑事犯罪維護社會穩定。
4、按計劃組織本級財政收入和地方稅的徵收,完成國家財政計劃,不斷培植稅源,管好財政資金,增強財政實力。
5、抓好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倡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破除陳規陋習,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
6、完成上級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