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排球英語專有名詞

排球英語專有名詞

發布時間: 2021-02-08 22:37:15

Ⅰ 排球比賽有哪些專業術語

二傳手

也稱「托手」。排球運動比賽隊員的職責分工。指接對方來球後專門擔任第二次傳球組織進攻的隊員。是場上組織進攻、實施戰術的組織者。要求除有嫻熟的二傳技術外,還善於隨機應變,團結隊友,發揮全體隊員的特點以及組織本隊的進攻力量。應意志堅強、頭腦冷靜、視野寬廣和具有很強的戰術意識以及資徹作戰意圖的決心。通常每隊配備一至二名二傳手。

主攻手

排球運動比賽隊員的職責分工。指場上的主要攻擊手,防守反擊中的主要得分隊員。一般站在4號位或換位到4號位。要求隊員身材高大,彈跳力強,擁有強勁的扣殺力,擅長強攻,善於突破對方的防禦,精於扣調整球和各種戰術球。

副攻手

排球運動比賽隊員的職責分工。指在進攻中站在3號位的隊員。要求隊員身材高大,具有較強的沖跳彈跳力和變向跑移能力。以快攻為主,並以快攻掩護隊友組成各種快速多變進攻戰術。防守時善於攔截和配合兩側隊友攔網,以阻遏對方的各種快攻戰術。

自由人

排球運動比賽隊員的職責分工。防守反擊中的後排專職防守隊員。根據戰機的需要和防守的要求,無須請求裁判員的許可,即可隨時自由地取代後排中的任一隊員出場參賽。要求隊員身材較為矮小、靈活、快速,應變能力強,掌握出色的防守技術和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著裝的顏色必須有別於其他隊員,以便辨認。

准備姿勢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是各項技術的基礎。為了及時起動、快速移動,以便在合理位置上完成各項技術動作,達到戰術目的,要求思想高度集中,身體處於最合適的移動和防守狀態之中。正確的准備姿勢按其身體重心高低可分稍蹲、中蹲和低蹲等三種。其中半蹲運用最多。其動作為:兩腳開立,距離比肩稍寬(女子比男子更寬),兩腳尖適當內扣,腳後跟抬起,膝關節彎曲,大小腿之間的成90度,上體前傾,重心著力點在前腳掌拇指根部,兩肩前探超出膝關節,兩臂自然彎曲置於胸腹之間,抬頭看球,隨時准備移動。稍蹲和低蹲與半蹲基本相同,只是兩膝與軀於彎曲程度大於或小於半蹲。

移動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是接(或擊)好來球的重要條件之一。無論是第一傳、第二傳或後排防守、攔網和扣球,均要求面對來球,使球保持在身體前方適當的位置進行接球或擊球,故必須盡快移動,取得擊球的合理位置。山於來球的方向千變萬化,速度、力量、弧度和落點都不固定,故有向前、向後、向左、向右的移動和並步、滑步、跨步、交叉步和跑步等方法。

發球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基本技術之一。指隊員站在端線之後,用手拋球後將球擊入對方場內。是比賽開始第一個技術動作和一項先發制人的進攻技術。攻擊性發球可以直接得分,還可以破壞對方的一傳與進攻,動搖對方的上氣,為本隊攔網、防守創造有利條件。

飄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因球發出後飄晃行進,故名。

上手飄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發球時身體正面對網站立,上手擊球,用力突然,並充分利用轉體、收腹、揮臂的力量,使球在不旋轉的情況下飛行,產生不規則的飄晃。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對運動員的力量素質及揮臂速度要求較高。

勾手飄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發球時側對網站立,以勾手動作突然用力擊球,同時利用身體伸展和轉體力量,使球在不旋轉的情況下飛行,產生不規則的飄晃。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對擊球的准確性要求較高。由日本女排首創。

跳發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因採用跳起後在空中發球而得名。要求發球時充分伸展身體,提高擊球點,並利用起跳的沖力,使球的飛行速度更快,力量更大。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技術難度大,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

高吊發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以手的虎口猛力撞擊球體下部,使球高吊球場上空然後下落。發球者往往同時使球強烈旋轉,形成弧度高,旋轉力強,下降速度快.致落點不易判斷,給對方造成較大的心理威脅,能破壞接發球的一傳到位率,有較大的攻擊性。特別是在有陽光和風較大的情況下,合理地運用高吊發球,效果更好。

下手發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發球時,手臂由下向前上方擺動,並利用身體的轉動將球擊出。按其動作,可分為正面下手發球和側面下手發球。發出的球,速度慢,力量小,攻擊性差,適合於初學者。

Ⅱ 誰知道奧運會的項目的專用術語英文的。。例如舉重,排球,跳水等等那些

No. 1 Kim: Chen Xie-Xia-class women's 48 kg weightlifting The No. 2: 10 meters air rifle men PANG Wei The No. 3: Guo Wen Jun, women's 10 meter air pistol No. 4 Kim: Guo Jingjing / Wu Minxia women's three meters springboard for Double No. 5 Kim: Xiandong sister women's judo 52 kg class The No. 6: Long Chingchuankang men's weightlifting 56 kg class 7 gold: LIN Yue-man fire 10 meters platform diving double Section 8 payments: Chen Yanqing women's weightlifting 58 kg class 9 gold: ZHANG Xiang Xiang men's weightlifting 62 kg class No. 10 Kim: Nantuan gymnastics men's gymnastics gold medal groups No. 11 Kim: Wang Xin Chen Lin woman Double diving No. 12 Kim: SIN for men Peijian No. 13 Kim: Liao Hui men's weightlifting 69 kg class No. 14 Kim: Chinese women gymnastics Mission No. 15 Kim: Chen Ying women's 25 meters pistol No. 16 Kim: Wang Feng / Qin Kai-man, three meters Double No. 17 Kim: Liu Chunhong women's weightlifting 69 kg class No. 18 Kim: Liu Song of women's 200 meters butterfly No. 19 Kim: Du Li woman, 50 m rifle 3 position No. 20 Kim: Yang Wei gymnastics all-round man No. 21 Kim: Zhang Juanjuan women's archery No. 22 Kim: Xiu-Li Yang women's judo 78kg class No. 23 Kim: CAO Lei women's weightlifting 75 kg class No. 24 Kim: Tong Wen female Sophie over-78 kg No. 25 Kim: LU Yong-class men's weightlifting 85 kg No. 26 Kim: Yu Yang / Du Jing badminton women's doubles No. 27 Kim: badminton women's singles Zhang Ning No. 28 Kim: QIU Jian man, 50 m rifle 3 position No. 29 Kim: Four women Shuangjiang No. 30 Kim: Wang Jiao women's 72 kg freestyle wrestling No. 31 Kim: Zou Kai men's floor exercise No. 32 Kim: Xiao Qin the pommel horse gymnastics men No. 33 Kim: China Nvping groups No. 34 Kim: badminton men's singles Lin Dan No. 35 Kim: Guo Jingjing women's three meters diving board No. 36 Kim: Chen ice man rings No. 37 Kim: He Kexin gymnastics women's uneven bars No. 38 Kim: Dr Wenna woman Trampoline No. 39 Kim: men table tennis groups No. 40 Kim: Li Xiaopeng men's gymnastics al - 41 Gold: Zou Kai-alone men's gymnastics No. 42 Kim: Lu Chun-man trampoline No. 43 Kim: Dr Chong Man 3 m diving board No. 44 Kim: Yin Jian woman windsurfing RS: X class No. 45 Kim: Wu Yu-taekwondo women's 49 kg class 46 Gold: Chen Lin won the women's 10-meter platform diving title No. 47 Kim: Women's singles table tennis champion Zhang Yining. No. 48 Kim: Meng Guanliang / Yang Wenjun the men's double rowing 500 metres champion No. 49 Kim: Men's singles table tennis champion Ma Lin No. 50 Kim: Zou Ming-class championship boxing 48 kg No. 51 Kim: Zhang Xiaoping man, 81 kg-class boxing champion

Ⅲ 排球術語

【排球主要名詞術語簡釋】
隱蔽站位。是接發球時插上戰術的一種變化。即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利用同排同列隊員的位置關系,將前排主攻手隱蔽在後排的位置上。為的是迷惑對方攔網,出其不意地襲擊對方,達到突然進攻的目的。
插上二傳。後排隊員插上到前排組織進攻。
短平快球。扣球隊員在離二傳隊員兩米左右的地方扣平快球。
時間差。打快球隊員,佯作扣快球的起跳姿勢,但並不跳離地面,等對方攔網隊員受騙跳起下落時,扣球隊員再迅速起跳扣半快球。這種打法,主要是利用對方攔網時間的誤差,來達到突破對方攔網的目的。
空間差。扣球人起跳後,身體在空中移動位置,避開對方攔網進行扣球。
位置差。扣球隊員佯作起跳姿勢,使對方攔網隊員誤認為擬打快球而跳起攔網,這時再突然向側方跨跳1步,在無人攔網的空檔躍起扣球。
前飛。扣球隊員佯扣短平快球,突然跳起沖近二傳手,扣近體半高球。
背飛。扣球手佯扣近體前後快球,突然沖跳至二傳手背後打小弧度球。
重疊(梯次)。兩名扣球隊員,一前一後扣快球或半高球,形成2打1,給對方攔網造成困難。
重疊攔網。攔網時,兩名隊員一前一後的成重疊狀的取位,前面隊員定位,後面隊員則相應地向右前方或左前方跨步跳起攔網,並在判斷正確的基礎上,盡力組成雙人配合攔網。
夾塞。扣短平快球的隊員作佯攻掩護,另一隊員從中間直插切進跳起扣半高球;兩快一跑動。前排兩個隊員同時進行快球掩護,另一名隊員向2號、3號或4號位進行跑動扣球。在扣球點上造成2打1(以多打少)的局面, 突破對方攔網。
圍繞。3號位隊員繞到2號位隊員身後,或2號位隊員繞到3號位隊員身前的行動。
近體快球。靠近2傳隊員扣快球。
交叉進攻。「交叉」是指兩名前排隊員交叉跑動的行動。「交叉進攻」是快球掩護的戰術變化,常用的有「前交叉」、「後交叉」等掩護進攻戰術。
立體進攻。是指利用本方球場的整個空間組織前後排隊員聯合進攻。它不僅可以由後排隊員從限制線外起跳進行扣球,還可以組織近網掩護的縱深戰術進攻,使前後排的進攻靈活交替運用。

Ⅳ 排球比賽里的專業名詞對照英文

排球場地 volleyball court
魚躍 fish dive
一方場區 court
鉤手飄球 over float
對方場區 opponent's court
一次扣殺 direct spike
發球區 service area
上手傳球 overarm pass
進攻線 attack line
鉤手扣球 windmill smash
判台 official's tribune
打手出界 spike off the block
標志桿 vertical rod
輕扣、吊球 dink spike
端線 back line
非正常換人 abnormal substitution
後區 back zone
攔網動作 action of blocking
進攻區 attack zone
緩沖動作 action of giving
封准球 alignment with the ball
位置差(扣球) alternate position spike
輪流發球 alternation
傳高球 arch
體後屈 arch back
攻球 attack
進攻區 attack area
攻擊手 attacker
攻擊性發球 attacking shot
進攻線 attack line
攻擊手 attack man
接攻擊球 attack receive
進攻區 attack zone
後排隊員 back
後取角 back corner
後排位置 back court position
後排隊員 back field play
標志桿 antenna
a match 一場比賽
a set 一局
a two point lead 領先兩分
accurate with a forearm pass 上手傳球很到位
action of blocking 攔網
advantage 為贏得比賽所需的優勢分
alternation 雙方連續輪換發球
attack area 進攻區
attackline 限制線
back line players 後排隊員
back toss 遠網扣球
backward flight 背飛
best of five sets 五局三勝制
best of three sets 三局兩勝制
block point 攔網得分
block the spike 攔對方的扣球
blocker 攔網隊員
cannon-ball service 勾手大力發球
captain 隊長
catching 持球
center line 中線
change of courts 交換場地
China serves, American gets ready. 中國隊發球,美國隊准備接球
choice of courts 選擇場地
cloak 佯攻
clockwise rotation 順時針的輪轉
coach 教練
continue to serve 連續發球
court 場地
cross smash 斜線扣球
crouched position 蹲姿
dark horse 黑馬
delayed spike 時間差
dig pass 墊傳
dink spike 轉扣,弔扣
diving save 魚躍
double block 雙人攔網
drop 吊球
end line 底線
end of match 比賽結束
facility 設備
fail 失誤,判罰失誤
far-net-toss spike 遠網扣球
FIVB 國際排聯
float 飄
floating-service 發飄球
forearm-pass 前臂傳球
front-line player 前排隊員
full match 整場比賽
game 局
get one's service in save 救球
hard court 硬場區
hit it harder 用更大力擊球
hold 持球
holding 持球
hoof-shaped defence 馬蹄形防守
hook service 勾手發球
indoor 室內
inside 屆內
interval between sets 局間休息
jersey 上衣
jump pass 跳傳
jump set 跳傳
lighting 燈光
line 線
linesman 司線員
lob 高吊球
lose a point 失1分
loss 負
loss of service 丟發球權
lost a set 失一局
lumination 照明
manager 領隊
march in 進場
march out 出場
markers 標志帶
mesh 網孔
my forearm pass goes too high. 我的上手傳球傳的太高了
my under-arm-serves are too easy for them to return 我的下手發球對對方毫無威脅

net 網
net ball 滾網球
net posts 網柱
net-fault 觸網
nice set up! 漂亮的墊球!
number 號碼
officials: 1 a referee, 2 an umpire, 3 a scorer, 4 four linesmen 官員:主裁判
,副裁判,計分員,4個司線員
on 上場
one more point and we will be tying 再得一分我們就打平了
one-man block 單人攔網
opponent 對手
oust 淘汰
outdoor 室內
outside 屆外
over-time 四擊
parallel set 平傳
penetrate 插上
play loosely 打得很鬆散
player 隊員
playing team 比賽隊伍
put sb in the lead 使……領先
quick attack 快攻
quick-C 背快
quick-D 背溜(背後拉開的扣球)
receiving player 接發球隊員
receiving team 接發球球隊
recovery 救球
replay 重賽
resume 重新開始
rotation 輪轉
rotation order 輪轉順序
round house 大力掄臂
seam protection 補位
second game of the match 第二局比賽
semifinal 半決賽
service area 發球區域
serving player 發球隊員
serving team 發球球隊
set sb up for a shot 墊球給某人扣
set up 墊球給某人扣
setter 二傳
shorts 短褲
side out 換發球
slam 扣球
slam/spike spike比slam更快一些
smash 扣球
spike 扣球
spike course 扣球線路
spike off the block 攔住對方的進攻
spiker 攻擊手
spin 旋轉
squad system 集訓制度
squatting position 蹲姿
sticky 持球
substitute 替補隊員
tennis-serve 網球式發球法
the exchange of service 交換發球權
the loser has the right to choose ends 輸的隊伍可以選擇場地
The result is 3 to 1. 比賽結果是3:1
the winner has the right ti serve first 贏的隊伍有發球權
tie 平手
tight play 協調合作很好的比賽
time-out 暫停
too low to spike 球太低,因而不能扣
toss a coin 拋硬幣
touch net 觸網
umpire 裁判
underarm-serve 下手發球
unprotected area 防守空當
vertical rods 標志桿
vertical tapes 標志帶
volley 將球來回擊打
wedge-in attack 夾塞
weight-training 負重訓練
well saved! 救的好
wide set 傳拉開球
wood court 木板場

Ⅳ 排球的一些專業術語對應的英語

好難!
這是專業術語,估計沒有幾個會知道

Ⅵ 排球都有什麼術語都是什麼意思

二傳手

也稱「托手」。排球運動比賽隊員的職責分工。指接對方來球後專門擔任第二次傳球組織進攻的隊員。是場上組織進攻、實施戰術的組織者。要求除有嫻熟的二傳技術外,還善於隨機應變,團結隊友,發揮全體隊員的特點以及組織本隊的進攻力量。應意志堅強、頭腦冷靜、視野寬廣和具有很強的戰術意識以及資徹作戰意圖的決心。通常每隊配備一至二名二傳手。

主攻手

排球運動比賽隊員的職責分工。指場上的主要攻擊手,防守反擊中的主要得分隊員。一般站在4號位或換位到4號位。要求隊員身材高大,彈跳力強,擁有強勁的扣殺力,擅長強攻,善於突破對方的防禦,精於扣調整球和各種戰術球。

副攻手

排球運動比賽隊員的職責分工。指在進攻中站在3號位的隊員。要求隊員身材高大,具有較強的沖跳彈跳力和變向跑移能力。以快攻為主,並以快攻掩護隊友組成各種快速多變進攻戰術。防守時善於攔截和配合兩側隊友攔網,以阻遏對方的各種快攻戰術。

自由人

排球運動比賽隊員的職責分工。防守反擊中的後排專職防守隊員。根據戰機的需要和防守的要求,無須請求裁判員的許可,即可隨時自由地取代後排中的任一隊員出場參賽。要求隊員身材較為矮小、靈活、快速,應變能力強,掌握出色的防守技術和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著裝的顏色必須有別於其他隊員,以便辨認。

准備姿勢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是各項技術的基礎。為了及時起動、快速移動,以便在合理位置上完成各項技術動作,達到戰術目的,要求思想高度集中,身體處於最合適的移動和防守狀態之中。正確的准備姿勢按其身體重心高低可分稍蹲、中蹲和低蹲等三種。其中半蹲運用最多。其動作為:兩腳開立,距離比肩稍寬(女子比男子更寬),兩腳尖適當內扣,腳後跟抬起,膝關節彎曲,大小腿之間的成90度,上體前傾,重心著力點在前腳掌拇指根部,兩肩前探超出膝關節,兩臂自然彎曲置於胸腹之間,抬頭看球,隨時准備移動。稍蹲和低蹲與半蹲基本相同,只是兩膝與軀於彎曲程度大於或小於半蹲。

移動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是接(或擊)好來球的重要條件之一。無論是第一傳、第二傳或後排防守、攔網和扣球,均要求面對來球,使球保持在身體前方適當的位置進行接球或擊球,故必須盡快移動,取得擊球的合理位置。山於來球的方向千變萬化,速度、力量、弧度和落點都不固定,故有向前、向後、向左、向右的移動和並步、滑步、跨步、交叉步和跑步等方法。

發球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基本技術之一。指隊員站在端線之後,用手拋球後將球擊入對方場內。是比賽開始第一個技術動作和一項先發制人的進攻技術。攻擊性發球可以直接得分,還可以破壞對方的一傳與進攻,動搖對方的上氣,為本隊攔網、防守創造有利條件。

飄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因球發出後飄晃行進,故名。

上手飄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發球時身體正面對網站立,上手擊球,用力突然,並充分利用轉體、收腹、揮臂的力量,使球在不旋轉的情況下飛行,產生不規則的飄晃。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對運動員的力量素質及揮臂速度要求較高。

勾手飄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發球時側對網站立,以勾手動作突然用力擊球,同時利用身體伸展和轉體力量,使球在不旋轉的情況下飛行,產生不規則的飄晃。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對擊球的准確性要求較高。由日本女排首創。

跳發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因採用跳起後在空中發球而得名。要求發球時充分伸展身體,提高擊球點,並利用起跳的沖力,使球的飛行速度更快,力量更大。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技術難度大,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

高吊發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以手的虎口猛力撞擊球體下部,使球高吊球場上空然後下落。發球者往往同時使球強烈旋轉,形成弧度高,旋轉力強,下降速度快.致落點不易判斷,給對方造成較大的心理威脅,能破壞接發球的一傳到位率,有較大的攻擊性。特別是在有陽光和風較大的情況下,合理地運用高吊發球,效果更好。

下手發球

排球運動發球的一種。發球時,手臂由下向前上方擺動,並利用身體的轉動將球擊出。按其動作,可分為正面下手發球和側面下手發球。發出的球,速度慢,力量小,攻擊性差,適合於初學者。

墊球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基本技術之一。是用於接發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攔回球和處理各種難球的主要方法地是保證本方進攻的基礎。墊球時,必須有正確的准備姿勢、合理的擊球手型、准確的擊球動作和合理的擊球部位以及調整手臂與地面的適宜用力角度,才能取得良好的墊球效果。按動作方法,可分正墊、背墊、半跪墊球、前撲墊球、肘滑墊球、滾翻墊球、魚躍墊球、側卧墊球、單臂滑行鏟球、單手墊球、擋球等十多種。

正墊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指正面雙手墊球技術。正墊容易對准來球,兩臂容易保持平面,控制面積大,起球效果好,可減少「持球」現象,在比賽中運用最為普遍。基本動作是:兩臂自然伸直相靠,兩手相夾,虎口向上,使手腕和前臂形成一個平面;墊擊時伸臂插到球下,利用蹬地、提臂抬肩和身體協調力量將球墊出。

單手墊球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用於來球速度快、弧度低、距離遠時。也可降低身體重心與滾翻、前撲、魚躍等動作結合進行。當球在體前或體側時,一腳迅速向前或向側跨出一大步.重心向前移動,以跨出腳的同側臂向前伸出,插進球下,用虎口或掌根或手背或前臂擊球的後下部或底部。擊球時,手腕順墊向上翹起,以便使球飛起。

背墊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指背向出球方向的墊球。一般在接應意外球和處理過網球時採用。

前撲墊球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用於來球低而遠時,擴大防守范圍

半跪墊球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用於來球速度快、弧度低、落點又正對體前稍遠時。動作與低姿勢墊球相似,兩腳間距離自然拉大,成低姿半跪姿勢,手臂貼近地面置於球下,上體前傾,腰肩低壓。用虎口上部或手背對准球體下部,用翹腕抖擊動作將球墊起;擊球後,兩手撐地立起,成准備姿勢。

魚躍墊球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因體態如魚躍出水面,故名。用於來球低而遠時。

滾翻墊球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用於來球低而遠時。基本動作為:迎球跨出一大步,降低重心並落在跨出的腳勢,蹬地使身體向前騰空猛烈躍出,以雙手或單手的手背或虎口在空中由下向上擊球後,雙手先著地支撐,然後兩肘緩屈以緩沖下落力量,同時抬頭挺胸腹,身體成反弓形,以胸、腹、腿依次著地。落地時,手的支撐點需在身體重心運動的軌跡上。較前撲、滾翻、側卧等墊球技術,能救起更遠更低的球。難度較大,要求較高,多為男運動員採用。

肘滑墊球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用於來球低而遠時。動作為:躍出擊球前與魚躍墊球相似,但必須以單手墊球;落地時,擊球手外側先著地,另一側手支撐地面,擊球手臂的肘關節和前臂著地,接著胸腹著地,順勢向前滑行。較魚躍墊球能救起更遠的球,但難度更大,只適宜在地板球場使用。

滾翻墊球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用於來球低而遠時。基本動作為:迎球跨出一大步,降低重心並落在跨出的腳上,胸部貼近大腿,雙腳蹬地,前臂插進球下,用雙手或單手墊球後,大腿(外側)、臀部、背、肩依次著地,然後順勢低頭,含胸,收腹,團身,趁勢向後滾翻墊球,迅速起立。可充分利用移動速度,有效地擴大防守范圍,並在滾翻墊球後保護身體和迅速轉入另一個動作。

側卧墊球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用於當球下吊在身體前方或側前方較遠距離時。動作為:先向前或側前方跨出一大步,上體前傾,擊球手臂前伸到球下,利用蹬腿使身體躍起將球墊起,同時身體內轉成側卧狀。擊球後,團身,利用向下壓腿的力量帶動上體收腹站起。當墊球以至身體重心失去平衡時,可用此進行自我保護,並能有效地擴大防守范圍。

單臂滑行鏟球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當對方輕打或吊球,而防守隊員因判斷不準確,無法及時跟進接球時採用。動作為:兩腿用力蹬地,充分伸展身體,重心貼地前移,利用身體和手臂的長度擴大防守范圍,並利用蹬地時向前滑行的慣性,使手臂前伸,手掌貼地前滑,用手背墊球的底部,靠球本身的反彈力將球墊起。這種技術只適宜在地板球場運用。

擋球

排球運動墊球的一種。用於來球較高,速度很快,不便採用傳球,又來不及撤步取位採用下手墊球時。有雙手擋球和單手擋球之分。採用雙手擋球時,身體姿勢與傳球相同,重心稍後仰,兩手虎口部相對交叉(交叉式),或一手半握拳另一手外包(包握式),利用球的彈力而將球接起。

傳球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基本技術之一。是組織戰術的基礎。九人制排球稱為「托球」。六人制排球稱為「二傳」。當代排球運動發展趨於技術全面,快速多變,戰術多樣,它的作用就更為突出。種類很多,主要有正面傳球、側傳、背傳、跳傳、晃傳等。由於傳球是由雙手的手指手腕動作來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積大,准確性高,容易掌握傳球方向、速度和落點,能組織快速多變的進攻戰術,達到戰術目的。

正面傳球

排球運動傳球的一種。是接應一傳或防守後把球傳給扣球手的以進攻為主的技術。優點是便於控制,准確性高。基本動作為:雙手相對成半球形置於臉前,一般在額前上方20厘米處。觸球瞬間,手指和手腕保持一定的緊張度,以增加彈性和產生適當緩沖。同時向前上方伸臂,以指和腕的彈力為主,配合兩腳蹬地和身體伸展的協調動作將球傳出。

背傳

排球運動傳球的一種。是將球由體前傳向身體背後的技術。動作為:利用蹬腿、展腹、伸臂及手指的彈力,將球向後上方傳出。運用於各種戰術進攻。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對身體的協調配合及傳球的准確性要求較高。

側傳

排球運動傳球的一種。身體側對傳球方向,利用蹬腿、軀干伸展及雙臂側伸力量,將球向側上方傳出。用於各種戰術進攻。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對身體的協調配合及傳球的准確性要求較高。

跳傳

排球運動傳球的一種。以雙腳或單腳起跳,待身體上升至最高點時,利用伸臂及手指、手腕的力量將球傳出。用於各種戰術進攻。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和隱蔽性,對身體的協調性要求較高。

晃傳

排球運動傳球的一種。指前排的二傳手在網邊起跳作扣球假動作而虛晃一槍後,將球轉傳給其他同伴進攻,故名。要求二傳手具有較強的扣球能力和進攻意識。有正面晃傳和側面晃傳兩種。是優秀二傳手掌握的一種高級傳球技術。

手傳球

排球運動傳球的一種。當一傳高而沖網,無法雙手傳球時運用。動作為:以雙腳或單腳起跳,待身體上升至最高點,中手利用手指、手腕的力是將球傳出。具有較強的應變性。

調整傳球

排球運動傳球的一種。當一傳不到位時,二傳手及時把球調整為高球,便於扣球隊員扣殺。動作為:利用蹬地、展體伸臂及手指、手腕的協調用力將球傳出。對手指、手腕及身體的協調用力要求較高。隨著防反水平的提高,調整傳球運用越來越多。

一傳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通常指比賽中在本方場區接對方來球的第一次擊球,或本方攔網觸手後的擊球。可運用各種傳球或墊球技術,其中以雙手墊球運用最多。是一攻中的接發球和反攻中防守的重要環節,也是組成進攻戰術的基礎。如失誤或不到位,可造成直接失分或無法實現預定的進攻戰術。一傳質量的好壞,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二傳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指一傳後的第二次擊球,也是給扣球進攻者傳的球。因這種技術動作基本上是第二次觸球時運用,故名。起組織進攻和反攻的橋梁作用。當代排球快速多變,立體綜合的進攻戰術,無二傳的准確傳遞和默契配合,就無法發揮任何有力的進攻。要求技術動作細膩精確。有多種方法:按出球距離和高低可分為集中、拉開、高球、快球、平快球;按賽場位置可分為前排網前傳、後排插上傳和後場調整傳等。此詞按運動的實際情況來說,並不確切,因一方第一次觸球後也可傳起扣球,即扣兩次球。為扣球而傳的球,英語作set或toss,可譯成托球。

墊二傳

排球運動傳球方法之一。指一傳來球又低又遠,隊員來不及移動到球下傳球時,應急以墊擊的方法來進行二傳。要求降低身體重心,手臂伸平插到球下,利用下肢和身體協調力量穩准地向上抬動。

第三傳

排球運動傳球方法之一。指比賽中對防守救起的球,無法組織進攻,常在第三次擊球時,被動地將球推傳向對方場區的空檔或防守差的隊員。要求利用手指手腕的張力和伸臂壓腕動作以提高傳球的攻擊性。

扣球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基本技術之一。由運動員通過合理的助跑起跳在空中快速揮臂擊球而完成。是進攻中積極有效的方法及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一個球隊的進攻實力和比賽中奪取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攻擊性和威力表現在:高度、力量、速民變化、技巧、突然性以及各種假動作和佯攻等方面。基本動作包括判斷、助跑、起跳、擊球和落地等互相緊密銜接的五個部分。有正面扣球和勾手扣球等多種扣球技術動作。

正面扣球

排球運動扣球的一種。是扣球中最主要的方法。由於面對球網,便於觀察和對球的控制,因此,准確性大,可根據對方的攔網情況而變化各種路線。能適應扣近網、集中和拉開各種不同的傳球,並能演變出快球、平快球等扣球技術。根據動作特點,有正面屈體扣球、小掄臂扣球及轉體、轉腕等各種變化的扣球。正面屈體扣球動作比較簡單,容易掌握,能充分利用收腹和揮臂動作來加大扣球力量。動作為:起跳後,先挺胸抬頭展腹,手臂屈肘向後上方抬起,身體成反弓形。利用收腹、轉體收胸動作發力,帶動前臂上甩擊球,揮動要有提肩抬肘動作,前臂成弧形快速向前上方抽甩,在肩上方最高點擊球。手觸球時,用全掌包住球的後上方,使球上旋,急速離手落入對方場區。

小掄臂扣球

排球運動正面扣球的一種。擊球時,以肩關節為軸心,小臂由後下方向前上方做迴旋揮臂,利用手臂揮動速度將球擊出。有較強的攻擊性,對肩關節的靈活性要求較高。

轉體扣球

排球運動正面扣球的一種。擊球前,突然改變身體原來的方向,並隨之變化扣球路線,造成突然性,以便突破對方攔網。一般在3號位運用較多,2、4號位也可運用。技術動作和正面扣球大致相近,只是起跳後使球保持在頭部偏左的前上方。在擊球前的瞬間,利用腰部及全身力量迅速扭轉身體的方向,帶動上體和手臂向左轉動,以全掌擊球的右後上方。為了迷惑對方攔網者,使之對阻攔方向產生錯覺,注意不過早暴露轉體變線的意圖。

轉腕扣球

排球運動正面扣球的一種。以突然改變扣球路線,達到戰術進攻的目的。扣球時,保持正面扣球的動作,但在擊球的瞬間,右肩上提並稍向右轉,以肘關節為軸,前臂向外轉,甩腕猛擊,以全掌擊球體的左側上方,使球避開攔網手而落入對方場區。也可向另一側方向轉腕。

打手出界扣球

排球運動扣球的一種。是使扣球觸及攔網者之手後飛向場外,造成對方防守失誤的一種扣球技術。一般在二傳近網或落點在標志桿附近時運用較多。運用時,預先隱蔽自己意圖,在空中看準攔網手之後,用轉體或轉腕動作,猛擊球的左或右後方,使球從2號位或4號位隊員觸手出界。也可平擊或往高遠打,使球觸到攔網者的手指向後場飛出,達到打手出界的目的。

超手扣球

排球運動扣球的一種。亦為個人戰術之一。扣球隊員將球從攔網者手的上空擊入對方場區。因扣球點超過了攔網者的手,故名。是突破攔網的最有效的手段。要求二傳球較近網,弧度較高,扣球隊員則充分利用身高和彈跳高度,保持最高點擊球。為了超越攔網者的手,一般宜扣長線球。

後排扣球

排球運動扣球的一種。傳球遠網,弧度較高,扣球隊員在「進攻線」後起跳,充分伸展身體,利用起跳的沖力,加大扣球速度和力量。具有攻擊面廣、力量大等特點。要求有較強的腰腹力量和較高的彈跳力,靈活掌握一步或多步前沖式助跑起跳和原地起跳技術,同時加強手腕對球的控制能力。因其技術難度大,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多為男運動員運用。

輕打

排球運動扣球的一種。先做大力扣球的假動作,而在擊球的瞬間,突然減低手臂揮動的速度,把球輕輕地擊人對方空檔。要求逼真地按重扣的樣子助跑起跳,以迷惑對方。擊球時,保持好擊球點,手掌包住球,用輕輕推壓的動作,使球越過攔網手落在對方場內的空檔中。

勾手扣球

排球運動扣球的一種。是起跳後側對球網,運用勾手動作揮臂擊球的一種扣球。能適應運網球及後排傳來的調整球以改變擊球時間和路線,增加擊球點,擴大進攻面,並能彌補助跑過早沖到球前的缺點,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扣球技術。動作為(以右手扣球者為例):助跑的最後一步使左肩轉向球網,起跳後上體稍後仰,向右扭轉,擊球臂上提至體側,擊球時像勾手大力發球一樣以迅速轉體收腹來帶動手臂從體側向前上方快速揮動,手臂充分伸直,在最高點全掌擊球,觸球時手腕用力勾住球向下甩。由於該技術對身體素質的要求較高,變化較少,動作較復雜,故採用較少。

單腳起跳扣球

排球運動扣球的一種。指扣球時利用單腳蹬地發力起跳。一般在二傳落點較集中、扣球者不及雙腳起跳時採用。單腳起跳的前沖力大,能提高擊球點,扣球有力。但由於起跳時缺乏制動力量,跳起後前沖力大,容易沖撞觸網。同時助跑距離長,角度小,難於控制起跳時間。隨著排球技術、戰術不斷提高,單腳起跳扣球技術的運用正逐漸增多。

快球

也稱「快板球」。排球運動扣球的一種。二傳隊員將球傳出或傳出前,扣球隊員已跳在空中等球;當球傳到合適的擊球點時,扣球隊員以極快的速度揮臂擊球。特點是:速度快,變化多,牽制力強,命中率高,實效好。有時利用快球佯攻,有利於爭取時間、空間和組織快變戰術,以達到突然襲擊的目的。扣快球主要運用正面扣球技術,但也可運用勾手扣球技術。可分為近體快、短平快、平拉快、背快等。為中國運動員首創。

背平快

俗稱「背溜」。排球運動快球的一種。指扣球隊員扣二傳手背傳的短平快球。

短平快

排球運動快球的一種。一般指二傳手正面傳出速度快、弧度平的球的同時,扣球手在距其2米左右處跳起,揮臂截擊二傳手平拉過來的球。可根據戰術需要,利用球網位置,提前或錯後擊球。這類扣球由於速度快、弧度平、空中擊球點多,故威力很強,並可用以掩護而組成多種集體進攻戰術。

近體快

排球運動快球的一種。指在接近二傳手體前或體側扣厘米范圍內所扣的快球。它節奏快,威力大,具有良好的掩護作用。高水平的近體快球,必須在二傳手出球之前的瞬間起跳,在空中捕球扣殺。目的不僅為了實扣,更多場合用於掩護隊友進攻,以組織多種靈活多變的集體戰術。

後排快

排球運動快球的一種。指運動員後排起跳扣快球的方法。扣球技術與快球基本相同。由於離網較遠,要求判斷准確,起跳及時,利用起跳的前沖力,加快擊球速度。由於技術難度大,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男運動員運用較多。

背快

排球運動快球的一種。扣球隊員在二傳手背後,扣二傳手背傳的近體快球。由於二傳手看不到扣球隊員的動作,因此需要協同默契配合。

單腳快

排球運動快球的一種。一般在改變方向跑動或球距自己較遠時運用。扣球時,採用單腳起跳加快起跳速度,充分利用起跳時的前沖力,使身體飛得更高、更遠,在空中等球扣殺。多用於2號位進攻。

平拉快

也稱「平拉開」。排球運動快球的一種。指扣球隊員在邊線處起跳。截扣二傳手快速平傳到網邊標志桿內的球。扣球時.必須迎截來球的飛行路線,故扣球隊員常外繞約30度弧形助跑起跳。特點是能充分利用球網全長,以爭取有利的進攻時間和有效空間,從二傳手出球到扣球之間的時間一般在 1秒鍾之內。系 20世紀 60年代初期由中國運動員所創。

二點五

也稱「半快球」。排球運動快球的一種。指二傳手傳出的球高出網口二個半球高度的快球。助跑角度和擊球動作與近體快球相同。只是起跳時間稍晚,一般與二傳手出球的同時或稍晚些起跳。這類快球有一定的突然性,可與交叉進攻和梯次進攻配合使用。

吊球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扣球的一種變化。是一種輔助性的進攻手段。因隊員進攻時,利用緊張的手指輕擊球體,使球越過球網落入對方場區的空檔,故名。

並吊球

排球運動技術名同。在二傳近網可能被攔或被蓋帽的情況時運用。隊員用單手吊球的手法,猛力將球向前推壓到攔網隊員的手上,造成扣、攔雙方在網上「並住」球後,繼續把球推過去,迫使攔網隊員觸手出界或球在網與攔網隊員間落下。

反吊球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攻方扣球隊員改為吊球時,守方攔網隊員突然反吊回去。動作要求為:雙臂或單臂在空中有一個小而迅速的屈伸動作,發現對方吊球後,立刻屈肘並向後翻腕,然後迅速伸臂屈腕,用手指將球擊入對方場區。攔網隊員需在合適的時間起跳,才能既起到攔網作用,又有可能反吊球。此外還必須在對方吊球不高時才能進行。

探頭槌

排球運動扣球的一種。當對方來球在網上探頭過來時.直接在網上即以扣球擊回對方。因形似剛一探頭就被扣下,故名。這類扣球速度快,落點近,突然性大,常使對方不及設防,所以成功率極高。扣球隊員必須反應靈敏,判斷准確,手法穩准,擊球適時。如球尚未過網就扣,則為「過網擊球』」犯規;如過遲擊球,則擊球點偏後,會削弱攻擊力或造成失誤。

空間差

排球運動扣球的一種。是藉助助跑起跳空間上的誤差來迷惑對方的一種技術戰術。亦為扣球個人戰術之一。扣球隊員利用起跳後,身體在空中移動的幅度,來避開對方的攔網,達到空檔進攻的目的。由於利用了起跳點和實扣點在空間上的差距,故名。又因在起跳後於空中有一段「滑動」距離,形似「空中飛人」,故又簡稱為「飛」;還因扣球要採取沖跳,故又有「沖扣」、「追扣」、「飄快」等稱謂。按其完整的含義,則可稱為「空中移位進攻」。特點是;進攻面寬,突然性大,容易擺脫對方的攔網。要求扣球隊員具備良好的彈跳力和快速助跑的沖跳力,較長的騰空時間和相當強的空中平衡能力,並與二傳手密切配合。可分為前飛、背飛、拉三、拉四等。是中國運動員的創新動作。

拉三

排球運動空間差的一種。隊員在近體快起跳點上起跳,似扣近體快而實向左前方沖跳,空中移位,「飛」到3號位扣二傳手傳出的短平快。也有扣近體快球時,二傳手傳出3號位偏向2號位的球,傳至扣球手左肩的前上方,後者利用轉體或轉腕動作扣球,則稱「近體拉三快球」。兩種扣球方法均以避開對方的攔網為目的,但前一種進攻面更寬,技術要求更高。

拉四

也稱「短平拉四」;排球運動空間差的一種。隊員在扣短平快起跳點上起跳,似扣短平快而實向左側方沖跳,空中移位,到3、4號位之間追扣二傳手傳向4號位的球。扣球位置一般較正常短平快向4號位方向多拉出1米左右。與前飛、背飛的順向助跑起跳相反,進攻採用逆向起跳,即與助跑方向不一致的起跳。

前飛

排球運動空間差的一種。隊員在扣短平快起跳點上起跳,佯扣短平快,突然沖跳,空中移位,接近球體,「飛」到二傳手附近,扣預定近體半高球。可從3號位或4號位發動進攻,其「沖飛」的距離可達1. 50米以上,很容易擺脫對方的攔網。也有後排隊員利用「沖飛」技術,在後排起跳沖飛到進攻線前去扣球。

背飛

排球運動空間差的一種。隊員在近體快起跳點上起跳,佯扣近體快球,突然沖跳,空中移位,「飛」到二傳手背後1米處扣背傳半高球。背飛與前飛的區別在於:後者迎著球打,容易在空中截住球;前者追著球打,難度較高,對二傳手與扣球手的技術和相互配合的要求也較高。

位置差

排球運動扣球的一種。亦為扣球個人戰術之一。扣球隊員佯作起跳姿勢,准備打快球,以吸引對方攔網隊員,待對方攔網者起跳作攔網動作時,扣球隊員突然向側方跨跳一步,在無人攔網處起跳扣殺。它主要利用有意識的傳球位置的誤差,使扣球者得以擺脫對方攔網,從而達到空檔進攻的目的。是一種有效的進攻戰術。但要求佯攻逼真,真假動作變換使用,並與二傳手密切配合。可分為短平前錯位置差、前快後錯位置差、背快背錯位置差和背平變背快位置差等多種。

時間差

排球運動技術、戰術名詞。隊員進攻時,利用對方攔網隊員起跳時間的誤差,達到突破對方攔網目的的一種打法。即打快球隊員佯作扣快球的起跳姿勢,而實際並未跳離地面,待對方攔網隊員受騙起跳下落時,扣球隊員再迅速原地起跳扣殺二傳手預定傳出的半高球,造成空檔進攻。動作要求是:掌握好時機和節奏;助跑擺臂動作要逼真;具備高超的原地彈跳力。

攔網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基本技術之一。指隊員在球網上空攔阻對方擊來的球。是防守反擊的第一道防線,也是主要得分的手段。因此它是積極主動並具有攻擊性的防守。有單人攔網和集體攔網兩種。動作由准備姿勢、移動、起跳、空中攔擊和落地等相互銜接的五個部分組成。攔網時,應有良好的判斷力,准確選擇攔網地點、時間和空間。

蓋帽

排球運動技術名同。攔網動作之一。隊員跳起攔網,在空中雙手成「帽狀」,盡力伸到對方上空接近球;當對方扣球時手腕迅速下壓,使所攔的球加速反彈,以達到立即攔死之目的。因雙手猶如一頂帽子狠狠壓在球上,故名。

Ⅶ 排球中的有關術語

發球

排球運動來技術名詞。基本技源術之一。指隊員站在端線之後,用手拋球後將球擊入對方場內。是比賽開始第一個技術動作和一項先發制人的進攻技術。攻擊性發球可以直接得分,還可以破壞對方的一傳與進攻,動搖對方的上氣,為本隊攔網、防守創造有利條件。

墊球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基本技術之一。是用於接發球、接扣球、接吊球、接攔回球和處理各種難球的主要方法地是保證本方進攻的基礎。墊球時,必須有正確的准備姿勢、合理的擊球手型、准確的擊球動作和合理的擊球部位以及調整手臂與地面的適宜用力角度,才能取得良好的墊球效果。按動作方法,可分正墊、背墊、半跪墊球、前撲墊球、肘滑墊球、滾翻墊球、魚躍墊球、側卧墊球、單臂滑行鏟球、單手墊球、擋球等十多種。

傳球

排球運動技術名詞。基本技術之一。是組織戰術的基礎。九人制排球稱為「托球」。六人制排球稱為「二傳」。當代排球運動發展趨於技術全面,快速多變,戰術多樣,它的作用就更為突出。種類很多,主要有正面傳球、側傳、背傳、跳傳、晃傳等。由於傳球是由雙手的手指手腕動作來完成的,因此,控制球的面積大,准確性高,容易掌握傳球方向、速度和落點,能組織快速多變的進攻戰術,達到戰術目的。

Ⅷ 求有關體育的電視劇(排球) 要求專業性強,專業名詞要多。英文,俄語,德語,波蘭語都可

排球女將

中文名:《排球女將》外文名:《燃えろアタック》其它譯名:《燃燒吧!扣球》、《青春的火焰》)出品時間:1979出品公司:東京寶映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