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自己代理中

自己代理中

發布時間: 2021-02-04 22:55:06

1. 委託合同中的自買自賣,相當於是自己代理 應該是無效的么

你好

准確的說,這個不是委託合同,而是行紀合同!在合同約定中,乙的行為並沒有損害專甲的利益,符合合屬同約定,是有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百一十四條行紀合同是行紀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從事貿易活動,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2. 代理權的濫用有:自己代理;雙方代理;老師,煩你舉一下生活中的小例子,便於理解,謝謝!

自己代理:甲授權乙,以1元/公斤的價格購買100公斤大白菜,而乙把自己家的大白菜以內1元/公斤的價格出售給甲容100公斤,這個就是代理人與自己交易的情況。
雙方代理:比如,甲委託乙購買二手汽車一輛,價格是不能超過5萬元,而丙委託乙出售一輛二手汽車,價格不低於4萬元,於是乙就把丙委託出售的汽車買給了甲,這個就是屬於代理雙方當事人進行同一民事行為。

3. 代理是什麼意思,怎麼做

就是別人開店,你幫忙在網上幫他賣東西,就是幫別人買東西拿提成就是代理

4. 商業中的「自由代理」是什麼意思

代理商
代理商是和經銷商截然不同的概念。代理是代企業打理生意,不是買斷企業的產品,而是廠家給額度的一種經營行為,貨物的所有權屬於廠家,而不是商家。他們同樣不是自己用產品,而是代企業轉手賣出去。所以「代理商」,一般是指賺取企業代理傭金的商業單位。
代理商一般會按照級別劃分,劃分標准不一,有按區域劃分,有按傭金金額劃分
各級別的責任和許可權不同,一般級別越高其考核要求也越高
代理商
★不一定是獨立機構
★不擁有商品的所有權(代理製造商的產品/服務)
★賺取傭金(提成)
★經營活動受供貨商指導和限制
★供貨權力較大
從製造商到零售終端的渠道途徑
1、製造商→經銷商→消費者
2、製造商→總代理→經銷商→消費者
3、製造商→總代理→一級代理→經銷商→消費者
4、製造商→總代理→一級代理→二級代理→…→經銷商→分經銷商→消費者
代理商主要分為總代理、區域與分品牌代理、總代理自己建立的省級分公司等。代理商
的建立,可以分擔廠商的風險,使廠商與代理商共同拉動市場從而降低廠商的經營風險。
在代理商的層次上,除設立總代外,代理商還可以根據廠商的渠道模式,下設一級代理
或區域代理並同時與終端銷售商合作。這樣,代理商從簡單的分銷轉換成具有管理職能
的渠道維護者,除業務管理外,代理商同時具備品牌管理、促銷管理、服務對接、財務
管理等各項職能。
在大陸法系國家,代理商是指一種獨立的商事經營者,他接受委託,固定地為其他業主促成交易或以其他業主的名義締結交易。

21世紀將是「跳蚤」的天下。「跳蚤」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組合式工作者,另外還包括微型企業和自由代理商等小型的經濟個體。

自由代理商=小型經濟個體

5. 我自己做代理,但又不知道水到底有多深,在糾結中!!

勸你三思,淘來寶現在非常限制小賣源家,很多政策都是打壓做代理的,而且代理說好聽了是空手套白狼,說不好聽了,就是吃不著羊肉還惹了一身騷,因為你看不到貨,廠家給你發的,你也看不到,當然了,廠家會跟你說,他們都是好品質的,但是吧,每個廠都會有一些不合格的東西,就拿女裝來說,一批貨會有相當數量可觀的不合格產品,比如袖子縫扭了這一類,廠家為了控製成本,他們絕對不會返工的!他們也絕對不會做低價處理的!他們會把這批貨發給代理拍下的,能蒙一個是一個,而買家收到這種東西,不計較的買家就不計較了,計較的買家肯定要退貨,退貨的費用就賣家扛,因為這是質量問題。即使不退貨,差評是必須的。到頭來自己賠錢不說,店裡的信譽也被落下了,總之做代理很艱辛

6. 什麼是自己代理(詳細)

自己代理訂立合同,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訂立合同。雙方代理訂立合同,是指代理人一人同時擔任雙方的代理人訂立合同。在此情況下,代理人同時為合同關系中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或同時為合同關系中的雙方代理人,交易雙方的交易行為實際上只由一個人實施。前者如A委託B購買生產急需的某種原料,恰好B有該原料欲出售。於是B就以A的名義與自己訂立一份買賣合同,將自己的原料賣給A。後者如A委託B銷售純凈水,C同時亦委託B購買純凈水。於是,B分別以A和C的名義訂立一份純凈水買賣合同。現行合同法對上述合同未作規定,1981年制定的經濟合同法第七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代理人超越代理許可權簽訂的合同或者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簽訂的合同無效。」該法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制定的,明顯帶有國家公權干預私權的性質。1993年修定該法時,仍保留了該條款。因原經濟合同法對該制度的規定過於原則,未留有任何彈性。所以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將該類合同當作代理人濫用代理權的行為,對合同的效力持否定態度。
1995年1月,由梁慧星先生整理完成的合同法學者建議稿《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試擬稿)》第三十七條規定:「代理當事人雙方訂立合同,無效。但符合法律規定或者商業習慣的,或者經過雙方當事人許可或追認的,不在此限。」第三十八條規定:「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訂立的合同,無效。但合同純使被代理人一方獲得利益的,不在此限。」⑴該條文被規定在第三章合同效力的無效合同一節中。由此可看出,學者們對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訂立的合同效力原則上也是持否定態度的,但同時又作了例外規定。這無異是在原經濟合同法基礎上的重大進步,使該項制度趨於完善,與大陸法系國家的對該制度的規定有異曲同工之妙。如《德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代理人無特別許可,不得以本人名義與自己為法律行為,亦不得為第三人之代理與本人為法律行為;但法律行為系屬專以債務為目的者,不在此限。」《日本民法典》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無論何人,不得就同一法律行為,為其相對人之代理人或為雙方當事人之代理人;但債務之履行不在此限。」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一百零六條規定:「代理人非經本人之許諾,不得為本人與自己之法律行為,亦不得既為第三人之代理人,而為本人與第三人之法律行為。但其法律行為,系屬專履行債務者,不在此限。」上述立法例雖是對法律行為的規定,合同是法律行為的下位階概念,其上位階概念所適用的原則,當然適用於下位階概念。由此可知,多數國家及地區的法律對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訂立的合同效力均予以否認,但同時又都作了彈性規定。
1997年5月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印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徵求意見稿)》將該條冊除,認為「雙方代理與自己代理,原則上不是合同法規定的內容,在民法通則中也有規定。」⑵後合同法徵求意見稿雖經數次修改,直至1999年3月15日合同法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該條亦未被採納。原經濟合同法對禁止自己合同與雙方代理合同雖過於原則,欠缺必要之彈性,但其畢竟涉及了代理中的此一重要制度。起草合同法試擬稿的專家們采百家之長,又有所創新,對該項制度的設置更為完善,然合同法連該制度的原則都未保留。
立法者以該制度原則上不是合同法規定的內容,在民法通則中也有規定為由而未保留,將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訂立合同暴露在合同法之外,此在體繫上形成明顯的缺陷。民法通則在第四章代理一節中用八個條文對代理作了較為祥盡的規定,但對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訂立合同沒有規定。合同法對無權代理、超越代理權代理、代理權終止後代理、表見代理等制度都作了明確的規定。這些制度屬民法總則規定的內容,且現行的民法通則中已有具體的規定。依筆者推斷,合同法未採納該制度屬立法者「有時為慎重起見,對於一時還看不準的問題,暫時擱置起來」的情況,⑶此在學理上謂之明顯漏洞中的授權型漏洞。
「所謂授權型漏洞,是指立法者或准立法者,關於某種事件任解釋者進行價值判斷,而不設任何規定的情形。」⑷代理是民法的一項重要制度,民法設立該制度的價值在於"克服民事主體在知識、認識水平、時間、空間等方面的局限性,使民事主體的權利能力得以實現。"⑸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訂立合同之所以被認定為無效,其法理在於:合同仍雙方法律行為,當事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自己代理或雙方代理訂立的合同,是代理人的單方行為,很難避免發生代理人為自己利益而犧牲被代理人利益,或損害一方或雙方利益的情況。所以,其原則上被各國法所禁止。既然代理制度專為維護被代理人利益而設,生活中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所訂立的合同未必都對被代理人一方或雙方不利益。上例如A委託B購買的原料的質量、價格等均優於他人的產品,且路途較近,為A節省了時間和運輸費用。B為A銷售純凈水,解決了A產品積壓的困難,B為C購買純凈水為C解決了飲水之困難。又如,A委託B為其向C主張債權,因C無償債能力,B與C是好友,B即用自己的款以C的名義向A還款。該類合同若均歸於無效,不但不能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反而會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且與設立代理制度的意旨不符。
現行法律未對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訂立合同的效力作出規定,實踐中對此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訂立的合同有違代理的本質特徵和誠實信用原則,應為無效。一種觀點認為,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訂立的合同若事後得到被代理人的追認,其法律後果歸屬於被代理人,應為有效。
筆者認為,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訂立的合同應屬效力待定合同。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訂立的合同在表象上具有濫用代理權的特徵。在前者,實際上是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訂立的合同,形成了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合同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該合同關系未涉及第三人,為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被代理人應享有撤銷權,如果自己代理訂立的合同未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被代理人也未主張撤銷,被代理人與代理人之間的合同自始發生效力。在後者,由於合同關系沒有第三者加入進來,合同由代理人一人包辦,一個人同時代表雙方利益,難免顧此失彼,難以達到利益上的平衡。但這種"一手托兩家"為雙方代理訂立合同的行為,有時也能「一碗水端平」,同時能滿足兩個被代理人的利益。若兩個被代理人皆大歡喜,均不主張撤銷,此合同亦應自始發生效力。
此類合同之所以為效力待定合同的理由還在於:雖有違代理的本質特徵和誠實信用原則,但其後果有利於被代理人時,符合立法者設立代理制度的宗旨,且該合同無關社會公共利益。將該類合同的效力留待被代理人去決定,被代理人如欲使合同生效,即予以同意;如欲使合同無效,即予以拒絕或撤銷,而不應由法律去強行規定這類合同的效力。建議將來修改合同法時在第四十九條後增加兩條,即第五十條:「自己代理訂立合同,為代理人自己與被代理人訂立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不發生效力。」第五十一條:「雙方代理訂立合同,未經雙方人被代理人追認,不發生效力。一方被代理人可以催告對方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追認,對方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在合同法未作修改前,實踐中處理這類案件,可類推適用合同法第四十八條關於無權代理訂立合同的規定。

7. 我做別人的代理 ,自己再招代理,那我從中獲得的是什麼利潤啊

賺差價 ,但做代理 拿貨價 會很貴的 層層加價 你的上家是一手你的價錢還好 如果也是別人的代理 很不可觀

8. 在自己代理中,代理人有欺詐行為的,被代理人請求法院撤銷該代理行為。這句話為什麼錯了

第一句「在自己代理中」,就是說你自己代理了。

9. 人事關系在代理中心 或者自己拿在手中 有什麼區別 在代理中心有什麼好處

不知你所說的人事關系是不是指檔案。
個人檔案要存放在有資質的檔案託管機構專。
由人事機構托屬管檔案會更安全。或可辦代理,辦代理後會幫人購社保、算工資、工齡等。
在個人手上不符合檔案管理規定,容易造成損壞甚至被有資質的機構認為是作廢檔案。

10. 本人招代理中

沒經驗可以嗎?具體什麼情況?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