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被授權對象

被授權對象

發布時間: 2021-01-30 14:34:19

『壹』 誰能說說授權檢查識授權對象該怎樣去選擇

再說清楚點:是來ABAP編程中授權源檢查時的授權對象該怎樣去選擇呢?比如說我要對用VA01創建銷售訂單時對銷售組織進行授權檢查,不符合條件的只能顯示,不能創建。在授權對象中會有很多授權對象(Authorization Object)可供選擇,到底我該選哪一個呢?有沒有其他參數可以區分該選哪一個? 查看原帖>>

『貳』 問:被授權的組織和受委託的組織有什麼區別

二者區別如下:

1、職權來源不同。行政授權的依據是法律法規的授權條款,而行政委託雖也要依據法律進行,但其直接依據卻是行政機關與受委託人達成的行政委託協議。行政授權必須有明確的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依據,如果沒有法定依據的,視為行政委託;行政委託不強調有明確的法定依據,只要不違背法律精神和目的即可。

2、職權性質不同。行政授權的法律後果,或者是使得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組織的職權內容增加,或者使得本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組織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在授權范圍內能以自己名義行使行政職權,並獨立承擔由此而產生的法律後果。在行政委託,不發生行政職權和職責的轉移,受委託的組織並不因此而取得行政職權,也不因此而取得行政主體資格。受委託組織根據行政委託行使職權必須以委託的行政主體的名義,而不是以受委託組織自己的名義進行,其行為對外的法律責任也不是由其承擔,而是由委託的行政主體承擔。

3、被授權人和受委託人的法律地位不同。在行政授權中,被授權組織在行使法律、法規所授行政職能是是行政主體,具有與行政機關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被授權組織以自己名義行使法律、法規所授職能,並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職能的行為對外承擔法律責任,在非行使行政職能的場合,不享有行政權,不具有行政主體的地位。在行政委託中,受委託組織不是行政主體,它行使一定行政職能必須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且由委託行政機關對其行為向外部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在內部行政法律關繫上,是作為與行政機關相對的獨立一方當事人,即內部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它享有相應的法定權利和負有相應的法定義務。

『叄』 行政授權有哪幾種方式其過程是什麼

行政授權乃是授權的一種形式,指行政組織內部上級機關把某些權力授予下級行政機關或職能機構,以便下級能夠在上級的監督下自主的行動和處理行政事務。
(一)根據行政工作內容的重要程度、上級行政主體的管理水平以及下級行政主體的工作能力等綜合情況,可將行政授權分為充分授權、不充分授權、制約授權和彈性授權[1]。
1、充分授權也叫一般授權,是指上級行政主體在給下級分派任務時,允許下級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決定行動方案,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去努力工作,達到目標。以這種方式進行的授權通常是上級向下級發布一般工作指示,而不是要求下級完成特定的任務。絕大多數的行政授權都屬於這一類。
2、不充分授權也叫特定授權或稱剛性授權,是指上級領導對下級的工作范圍、內容、應達到的績效目標,完成工作的具體途徑都有詳細的規定,下級必須嚴格按照上級領導的意圖開展工作,執行上級領導發布的各項指示。這種授權形式通常適用於一些重大的事項或任務。由於事關重大,上級領導不能不負起主要責任,授予下級以有限的開展工作的權力。在不充分授權中,作為被授權者的下級的職務、責任及權力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都有明確的要求。
3、制約授權又叫復合授權,是把某項任務的職權,分解授予兩個或多個子系統,使子系統之間產生互相制約的作用,以避免出現疏漏。當工作難度較大,技術性較強而容易疏漏,不宜進行充分授權,或者是領導者本人專業知識不足無法實施不充分授權時可採用制約授權。這種方式的授權通常需要授權者利用助理的幫助和協商。
4、彈性授權也叫動態授權,是指在完成同一項任務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授權方式。這種授權適用於對復雜的任務、或對下級的能力、水平無充分把握的時候的情況,以及環境、條件多變的精況。
(二)根據授權的媒介和方式,可將行政授權分為[2]:
1、書面授權,是上級行政主體以文字形式對下屬工作的職責范圍、目標任務、組織情況、等級規范、分層負責辦法、處理規程等都有明確規定的形式。
2、口頭授權,是上級行政領導對下屬用口頭語言所做的工作交代,或者是上下級之間根據會議所產生的工作分配。
3、根據授權的合法程度,可將授權分為:(1)正式授權,是指行政主體依據法律規定並按照法定程序。 (2)、非正式授權,是指無法律特別規定、或組織體系之外的非程序性授權。
行政授權的一般步驟是:
1、確定授權內容。根據行政任務,行政領導必須確定其工作的內容與范圍,然後對這些工作進行分析比較,確定哪些是自己應該做的,哪些是應交由下級或者下級行政機關去處理的。
2、選擇授權對象。行政授權內容確定後,上級領導便要在下級中選擇適當的授權對象。選擇授權對象時所依據的是指派工作的性質、工作量的大小、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復雜性的程度等。
3、規定授權目標和責任。行政授權後一般都採取目標管理形式,故上級領導在授予下級權力後要對其工作所應達到的目標、成果,以及完成工作的許可權和所應負的責任等都作出明確的規定。
4、正式授予權力。授權可以採取開會任命的方式,也可以採取發文件、任命書或聘書等方式進行。
5、檢查授權工作結果。上級領導檢查授權工作結果可以要求下級定期填報表格、提出書面報告,或者被授權者定期做述職報告等方式進行。
行政授權並不是單向的行為過程,而是一種權力授予和權力接受之間的雙向行為。作為雙向管理行為的行政授權,如果沒有被授權者的充分理解和明確表示,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因而要處理好授受關系。要注意排除授權方面的障礙[2]:行政授權主體要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礙;行政授權主體要克服能力方面的障礙;行政授權還要克服來自授權客體方面的障礙;行政授權也要克服來自組織方面的障礙;行政授權還必須克服來自環境方面的障礙。

『肆』 法律既定了被授權的行政機關的職責,權力和責任,也規定了被管轄對象的什麼

1.行政方法的概念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機構和領導者的權威,通過行政組織系統,採用命令、指示、規定、指令性計劃、制定規章制度等行政手段,對管理對象發生影響和進行控制的管理方法。行政方法以權威和服從為基本原則。
2.行政方法的特點 ①權威性:依靠下級必須服從上級的原則,用領導機關的權威直接影響被管理者的意志、左右被管理者的行動;②強制性:所屬范圍內的管理對象都必須接受其管理;③針對性:針對某一時期、某一目的、某一對象而採取具體措施,隨時間、目的、對象的變化而變化。
行政方法的適應范圍廣、適應性強,各部門的管理都離不開行政方法。
3.行政方法的優點 ①使被管理系統集中統一,通過發布命令、貫徹實施、檢查督促、調節處理等程序,把人們的意志和行動統一起來、組織起來;②有利於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和政策,有利於國家直接控制關系國計民生的決策和措施;③便於管理職能的發揮,如發揮高層領導的決策、計劃作用,充分依靠政權機關的權威性對各個領域進行組織、指揮,通過行政管理,行政層次、行政手段進行控制;④便於處理特殊問題,以應付意外事件,如針對性地發布行政命令、對特殊的個性問題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予以處理等辦法。
4.行政方法的缺點 行政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受到領導者水平的影響,易產生隨意性、主觀性。因權力集中,管理層次較多,信息傳遞遲緩或失真,以及垂直指揮,橫向溝通困難,又因低層次領導主要聽命於高層領導,易造成下一級領導有職、少權、無責的現象。

1.法律方法的概念 法律方法是運用法律規范及類似法律規范性質的各種行為規則進行管理,即人們常講的「法治」。它不僅包括廣義的法律,還包括由國家的各級機構以及各個管理系統所制定和實施的各種類似法律性質的社會行為規范。
2.法律方法的特點 ①強制性:法律規范同其他社會規范不同,它是由國家強制實施的、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和強制性。②規范性:法律規范規定人們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做什麼、應當做什麼或不應當做什麼,同時又通過這種指引,作為評價人們行為的標准。根據這些規范可以估計到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是合法或是違法,並有什麼後果等。③概括性:法律規范制約的對象不是具體的人,而是概括的人,故具有普遍適用性和相對穩定性。
3.法律方法在管理中的作用 ①保證必要的秩序,使各個系統都明確自己的職責、權利義務,互相溝通;②調節各種管理因素之間的關系,即用法律規范調節各種組織及其各個下屬構成單位之間的縱向和橫向的關系;③使管理系統具有一定穩定性。

『伍』 行政處罰權,被授權給什麼性質的主體可以委託給什麼性質的主體實施

可以授權給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委託給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行政處罰法》第十七條【授權組織的處罰許可權】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九條【受託組織的條件】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5)被授權對象擴展閱讀:

被授權的主體只有在法律和法規(國務院行政法規和地方法規)授權後才能取得行政主體資格,獨立行使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職權,並獨立承擔復議或是訴訟的主體責任。即授權的上位規范只是法律和法規,被授權的主體沒有權利再委託其他組織進行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的對象是實施了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行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行政處罰的性質是一種以懲戒違法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體行政行為。

參考資料:網路-《行政處罰法》

『陸』 關於「被授權的組織」

法律、法來規授權的組織是自指依具體法律、法規授權而行使特定行政職能的非國家機關組織。由於行政活動的廣泛性及復雜性,某項行政事務可能由非行政機關的社會組織管理的情形有不少,如衛生防疫站和食品衛生監督站都不是行政機關,經《食品衛生法》授權,它們就能行使食品衛生監督檢查權和對違反食品衛生法的相對人的行政處罰權。被授權組織的法律地位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被授權組織在行使法律、法規所授職權時,享有與行政機關相同的行政主體地位。(2)被授權組織以自己的名義行政法律、法規所授職權,並承擔相應法律後果。(3)被授權組織在執行其被授職權以外的自身職能時,不享有行政權,不具有行政主體的地位。

『柒』 授權的原則

授權的基本依據是目標責任,要根據責任者承擔的目標責任的大小授予一定的權力。在授權時還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1、相近原則。這有兩層意思:給下級直接授權,不要越級授權;應把權力授予最接近做出目標決策和執行的人員,使一旦發生問題,可立即做出反應。

2、授要原則。指授給下級的權力應該是下級在實現目標中最需要的、比較重要的權力,能夠解決實質性問題。

3、明責授權。授權要以責任為前提,授權同時要明確其職責,使下級明確自己的責任范圍和許可權范圍。

4、動態原則。針對下級的不同環境條件、不同的目標責任及不同的時間,應該授予不同的權力。貫徹動態原則體現了從實際需要出發授權。

(7)被授權對象擴展閱讀:

折疊授權注意事項

1、選擇合適的授權對象。

被授權對象應該在品行方面信得過,有積極熱情的態度,敢於付出,敢於承擔責任,同時具備真才實學。不然就可能導致馬謖失守街亭的悲劇。這就要求我們有識別人才的洞察力並健全招聘、培訓和考核的機制。

2、明確授權的目標,一定不要模糊。

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什麼時限內完成,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切不可霧里看花。不然只會讓你的下屬唱「這就是愛,糊里又糊塗」,無所適從,無法果斷地處理事務。

3、按步驟授權。

猶如舉重訓練一樣,要由輕到重地訓練。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把任務壓上去,肯定會閃了下屬的腰,挫敗他的信心。因此必須給下屬一個成長的過程,隨著下屬工作效能和經驗增長,在合適的時機授權。

『捌』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是否可以將法定職權內實施的行政許可委託給其他行政機關實施

你好。
行政許可法第三章第二十三條: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版的權組織,在法定授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被授權的組織適用本法有關行政機關的規定。
行政許可法第三章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
一般來說,授權行為因為產生了新的行政主體,或者對被授權行政主體的職權進行了擴充,所以被授權對象的選擇標准往往更為嚴格,具有管理公共事務只能得組織,這只是選擇授權對象的一個必要條件。
而委託行為因為不產生新的行政主體,轉移的也只是行政職權的使用權,所以選擇委託對象時來的比較寬松。如果委託對象是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那當然沒問題,如果不是這種組織,也可以。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

『玖』 "授權對象"是指授權方還是被授權方

被授權方,你給了另一個人(授權對象)權力稱為授權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