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建築大專有哪些
❶ 福州哪些專科學校有建築工程技術專業
福建工程學院,不過分數好像不夠
❷ 福州建築學校有什麼專業
福州建築學校有什麼專業,有建築裝飾,建築工程施工,工程造價,電氣運行及控制,給排水施工及運行,供熱通風及空調運行,工程測量,市政工程施工,建築設備安裝等專業,喜歡的可以報考的!
❸ 福建建築專科學校在福州哪裡
在市區乘坐87路公交車至省建築專科學校下車即到
❹ 福州建築專業的有大專的學校有哪些
福建省福復州建築工製程職業中專學校是一所全國聞名的以建築類為骨幹,計算機等專業並重的國家級重點學校,也是福州市教育局直屬的公立學校,學校榮獲福州市文明學校,國家級重點學校,全國示範專業等稱號。辦學20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個品牌,兩個特色,三個規范,四個優勢,五個第一的顯著的辦學成果。
❺ 福州有哪些建築學校
福建省建築工程技術學校
❻ 福州的著名建築有
華林寺
被譽為國寶的華林寺,位於福州屏山南麓。它建於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附近的羅漢院、越山庵等並入,華林寺規模更大了,後又增建御書閣、環峰亭、絕學樓、勝會亭諸勝。清嘉道年間(1789-1850年),重建大殿、天王殿、山門、廊廡、客堂、僧舍等。
華林寺大殿是中國南方古木構建築的代表,其建造方法在全國唐宋木構建築中獨具一格,華林寺大殿是我國南方遺存的、屈指可數的宋代木構建築之一。它是極其珍貴的古建築,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築有著不可替代的文物價值。
西禪寺
西禪寺名列福州五大禪林之一,為全國重點寺廟,位於西郊冶山之麓,工業路西邊南側,巍峨而壯觀。古剎大門坊柱上鐫刻一副楹聯:"荔樹四朝傳宋代,鍾聲千古響唐音。"這是清代周蓮撰寫的聯句,點明"西禪寺"是唐朝的古寺。
古寺距榕城中心約1.5千米,原為王霸仙人修道的場地,到了唐代咸通八年(867年)改建佛寺。海外新加坡雙林寺,馬來西亞檳城雙慶寺,越南南普陀寺、二府廟、觀音寺等寺院,都屬西禪廨院,至今仍由西禪寺派僧常住管理。
湧泉寺
鼓山湧泉寺為"閩剎之冠",又是全國重點寺廟之一。寺建在海拔455米的山腰,前為香爐峰,後倚白雲峰,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奇特建築格局。相傳它的舊址為"華嚴寺"。
湧泉寺佔地約1.7公頃,仍保持著明清的建築風格。寺依山偎谷,檻廊連綴,25座大小殿堂簇擁著大雄寶殿。湧泉寺曾為中國寺院的一所重要經書出版機構,現在仍保留有明未清初及近代的各種雕板2萬塊。
林則徐紀念館
福州的林則徐祠堂額稱"林文忠公祠",建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樓式的大門檣,氣勢凌空。大門前有一對石獅拱護,栩栩如生。入大門是"儀門廳",中間石鋪甬道,兩側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獸,兩旁的迴廊里,則陳列20多面的儀仗執事牌,"紫禁城騎馬"、"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江蘇巡撫"、"陝西巡撫"等等。有楹聯曰:"焚毒沖雲霄,正氣壯山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征奪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萬端。
"林文忠公祠"是於1982年改為"林則徐紀念館"。臨街的門牆新匾"林則徐紀念館",又左匾"中興宗袞",右匾"左海偉人"。
西湖公園
福州西湖公園位於市區西北部,是福州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稱福建園林明珠,名列全國36個西湖前茅。現佔地面積為42.51公頃,其中陸地面積12.21公頃,水面面積30.3公頃。
集福州古典園林造園風格,利用自然山水形勝,並以鄉土樹種配置為主,講究詩情畫意,"小中見大"。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等。
❼ 福建建築專科學校好不好
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我國培養工科專門人才最早的學校之一 。我校創建於1896年(清光緒22年),迄今已走過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1896年,閩紳陳寶琛、林紓、陳璧、力鈞等人在福州蒼霞洲林紓舊居創設「蒼霞精舍」,教諸科學為「福州有學校之始」(見福建通志三十四卷《陳璧傳》)。解放前學校主要更名有: 1907年的公立蒼霞中學堂,1914年的福建公立工業專門學校,1929年的福建省立福州理工中學,1936年的福建省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高工」),土木、機械、電機、應用公學等專業。1896年至1949年五十三年間,共培養土建人才970人,其中1911-1943年,大學專科畢業生二十二屆共329人。1925年學校更名為福州工業學校。1953年,土木科分出,成立福州建築工程學校(後改名福建建築工程學校)。1958年在中專基礎上成立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1960年升格為福建建築工程學院。1963年學院下馬,保留中專。文革期間(1969年底),學校被撤消。1974年復辦福建建築工程學校,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1994年更名為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是我省唯一的一所獨立設置的土建類高等專科學校。 校園環境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校園環境在育人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經過幾代建專人建設,目前學校佔地面積201畝,校園內建築面積達83484平方米,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圖書館4006平方米,實習場地4786平方米,固定資產額3018萬元。教學設施和實驗設備完善,有16個實驗室、實習車間,具有完善的教學設施。為了進一步優化校園環境,提高整體辦學水平,學校還著力抓好校園文明建設,在創建活動中與提高學校辦學層次有機結合起來,加大投入整治環境,並運用文明窗口、文明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1996年、1998年被評為省直機關文明單位,1997年被評全省建設系統文明單位,1997年被評為福州市文明安全小區、福州市花園式單位,取得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豐收,優美的校園環境,為培養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師資雄厚,形成大專教育與成人教育相配套的網路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83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42名,講師75名,助教68名。另外還聘請我省實際工作部門中具有高級職稱的13位專家為客座教授、聘請同濟大學10位教授為兼職教授。學校現有建工、城建、建經、設備四個系,以及社科部、基礎部兩個部,16個專業(含專業方向)。1993年起開辦了專科函授教育,現有5個專業。還開辦了各種類型的培訓班。同濟大學福建函授站也設在我校。一百年中,共為社會培養土建專門人才2萬3百多人,遍布八閩,是福建省培養建設技術業務骨幹力量的主要基地,被譽為福建建設系統的「黃埔軍校」。 教育改革,成績顯著 近年來,學校致力於教育改革。施工實驗館在1989年獲國家教委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獎;「房屋建築工程」專業和「城鎮建設」專業分別在1993年和1995年,經國家教委評審,被確定為全國高工專專業教學改革試點;1993年經省教委、省人事局批准,在我校進行「雙專科」教育試點,畢業生享受本科待遇;瞄準社會需求,增設新專業,為現代化建設培養急需人才,增設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建築水電設備工程、村鎮規劃建設與管理、建築裝飾技術、工程造價與管理、文秘、市政工程、物業管理、審計學、計算機及應用等專業;積極探索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辦學的新體制,1994年成立學校董事會和教育基金會,在香港注冊成立了教育基金有限公司,加盟了建工集團。 高校是知識的窗口。也是技術的窗口。根據專科教育的實際,學校還積極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培養和造就「雙師型」的師資隊伍。1992年以來,校辦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成立了科技開發總公司,下設設計研究院、規劃室、基礎公司、裝修公司、監理公司等實體。現已有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5人,二級注冊建築師6人,注冊一級結構師10人,注冊房地產估價師3人,注冊造價師4人,注冊監理師14人。
❽ 福州有幾所中專建築學校
福州建築工程職業中專學校(原福州6中),福建建材工業學校,相對來說我覺得應該是福州建築工程職業中專學校更專業點
❾ 福州大專學校有哪些是專門學建築系的(綜合也可以但是比較好的那種)
福建工程學院,不過他們的建築專業專科要收接近本二的分數!!!
福建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分數會低很多,但是現在唯獨建築也不低了。
你可以考慮三明學院、武夷學院的建築專業,在省內會方便些
❿ 福州特色建築有哪些
馬祖島
馬祖列島的主島,又名「南竿塘島」,位於閩江口外偏北15海里處,與黃岐半島遙遙相對。面積10.4平方公里,屬連江縣。據《連江縣志》載,宋時林默娘殉身投海尋父,漂到南竿。島民感其孝行,為她厚葬立廟。清康熙時冊封為天後,世人尊稱為「媽祖」,島因此諧稱為「馬祖」。島上林木蔥郁,青翠宜人,昆陽亭、懷古亭、逸仙樓等亭台樓閣散布其間,還有媽祖廟、山隴浴場等名勝,有「海上公園」之稱。附近的東犬、東引二島各有一座造型富有歐洲情調的燈塔,旋轉折射光源可遠照30海里,原為粵東進入閩江口海上的主要航標。戚繼光曾派軍隊駐防馬祖列島,建烽火台監視海面。鄭成功也以此作為收復台灣的練兵基地。東犬島上還有閩人董應舉題寫的大埔石碑,上有「宣州沈有容,獲生倭六十九人於東沙之山,不傷一卒」等字樣,記載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福建軍民的剿倭業績。青芝山
在閩江下游連江頭鎮西北側,距福州約42公里。相傳古時山上有青紫色靈芝生長,故名青芝山;因山上有很多岩洞,又稱百洞山。第二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全山由奇峰、異洞、怪石、流泉等組成108景,主要有五峰、十洞、十六岩、三十五石、一湖、三泉、三台、三室等,此外還有青芝寺、梅花樓、嘯余廬、林森藏骨塔等建築依山而築。青芝寺,原建在八仙岩北。明萬曆年間,工部侍郎董應舉退隱歸田,開拓青芝名勝,移寺於此。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修大士殿。民國23年(1934年),辛亥元老、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集資修建前殿(又稱下大士殿)。寺宇小巧玲瓏,別具一格,近年重新修飾,煥然一新。寺旁有獅子岩、三魚石、五曲洞、蝙蝠洞、猿公岩、「石鯨」、「仙桃」、「仙掌」、「日輪」、「石鼎」、一線天、閬風台等景緻。梅花樓,在青芝寺左側。原建於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在山下梅嶼村。當年董應舉不阿附宦官魏忠賢,被彈劾落職,回家鄉修此讀書處,以寒梅傲雪,自喻風骨。民國8年(1919年),鄉人重修青芝風景,移董家舊樓於寺左,並環植梅樹於樓外。嘯余廬,在虎洞岩,為林森公館(別墅)。門庭有著名畫家黃賓虹題刻古篆「嘯余樓」三字。 林森(1868~1943年)存骨塔,在鰲湖側畔,是民國15年(1926年)林森生前親自督造,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塔用青石雕砌,由塔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全高7.4米,座寬5.7米,塔基34.8平方米。有四層踏步至台座,塔身四角,雕有豹頭座腳,並有四尊合掌僧人拱護。塔頂三層,結頂有金童托火炬塔剎,雕刻精緻。山上還有多處篆、隸、楷、行、草等字體的摩崖題刻,其中較著名的是明宰相葉向高的草書、清內閣學士陳寶琛的行書和福建船政局創始人左宗棠的楷書。彌勒岩風景區
彌勒岩,別名瑞岩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距縣城約10公里,古稱"瑞岩丹洞",是一人文與自然景觀兼勝的風景游覽區。 彌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懸,或離或合,幽姿萬千,令人贊嘆不已。 彌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盤膝而坐,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彌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始鑿於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寬8.9米,由整塊花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兩耳垂肩,笑態可掬,觀者可以忘憂。經國家文物局認定,該石佛為全國最大的立體石刻彌勒佛像,已納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嶼島、球尾海上風景區
位於福清市沙埔鎮東南部的目嶼島和江陰鎮的球尾沙灘,自然條件優越,是海上旅遊走廊的理想地帶。 目嶼島和球尾沙灘,隔水相望,相距約10公里,位軒優越,外貿海輪可從球尾沙灘與目嶼島之間通行。 目嶼島風光獨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島上象形石爭奇,植被良好,水產品豐富,水源充足,擁有優良沙灘多處,最長的約5百米,是個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區。 球尾沙灘,天風海濤,碧波萬傾,退潮時沙灘寬度達120米以上,總面積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數千人游泳休憩。從球尾至目嶼島,沿途還有蓮蓬海灘、小麥島、東壁島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遊走廊。黃檗山風景區
黃檗山位於漁溪鎮聯華村,距城區30多公里,因多產黃檗樹而名,素享"有地皆旖旎,無處不煙霞"之美譽。 山上峰巒競秀,泉流叮咚。黃檗山麓建有一寺--黃檗寺,又名萬福寺。該寺始建於唐,盛於明,延至清初,一代高僧隱元禪師住持萬福寺,遂成大宗,僧眾數千,一度成為東南沿海名剎和福建的拂教文化中心。清順治十二年,隱元禪師東渡日本,創立黃檗宗,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黃檗宗現為日本佛教界的最大宗。如今,黃檗寺經過修整,已作為我國重點對外開放寺院,東南沿海的高僧相繼到此拜謁。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