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七項許可

七項許可

發布時間: 2021-01-26 20:19:06

Ⅰ 有"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單位有哪些,許可證有第一類第五項和第二類第七項的。急!

大單位CNTV,央視下的,估計難合作。
小的有CUTV,深圳廣電集團下的公司。

Ⅱ 七項服務規范的內容是什麼

崗位職責
1 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認真執行駕駛員安全操作規程及有關安全生產各項管理規定.
2 嚴格執行安全,服務, 運營技術,勞動各項管理規定及工作要求.
3 堅受崗位,服從指揮,正點運營,完成生產任務,確保行車安全.
4 敬崗愛業,整車愛車,團結協助,搞好車輛衛生,熱情為乘客服務

規范內容
1 提前進場(站),十六檢不漏項.
(1) 按規定的輔助時間夏秋季點提前30分鍾到站.
(2) 認真進行車輛檢查工作,內容如下:
機油燃油水,燈亮喇叭鳴,雨刷方向好,細看各儀表,輪胎螺絲固,氣壓要充足,絞接連接牢,剎車靈有效,設備要齊全,車身要看到
(3) 發現車輛有問題及時搶修,帶病車不出場.
(4) 按路單規定的時間,線路,准點到站,向調度員報到.
2 提前進站,開門,車等乘客,服從調度,聽信號准點發車.
(1) 首末站,按本站標准提前進站開門, 車等乘客.
(2) 司機掌握路單,按規定的時間,路線,准點運行,按站停車,不私自甩站.
3 駕駛精神集中,做到文明駕駛.
(1) 思想集中,坐姿端正,雙手方向,
(2) 行車中不閑談,吸煙,飲食或轉移視線,不做與安全行車無關的事情.
(3) 中速行駛,禮讓三先(先慢,先讓,先停) 不開快車,不搶行鑽擋,不開斗氣車,不酒後開車
(4) 通過路口(含鐵道口) , 人行橫道線要一慢, 二看,三通過,不搶行,不沖擠
(5)認真操作,腳輕手快,換擋及時,不熄火滑行.
4 照顧好行人,慢行車,做到進出站安全
(1) 進出站打方向燈,不搶不截不擠,尾隨前車不過近
(2) 靠邊停車,對正站牌, 不越站停車,做到人擁車停
(3) 關好車門聽信號起步,做到二次開門跑來等
(4)車內不掛人,不夾人,司售配合好,起步三面看,聽(車門車左側,車前方)
5 交接班要清,做到安全車況有保證
(1) 主動將車輛技術狀況和交通情況介紹給接班駕駛員,利於報修
(2) 如遇接班未到,不得中途擺車不走,必須將車開到終點站,聽從調度員決定.
(3) 接班駕駛員到站,認真做車輛檢查,帶病車不上路.
(4) 收車回場,不可把車交給別人帶回

希望親親採納,你的採納是對我的支持,謝謝祝2016好運

Ⅲ 甲功七項包括些什麼

甲功七項包括:
1.
t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2.
tt4(甲狀腺素)
3.
tsh(超敏促甲狀腺激素)
4.
ft3(游離t3)
5.
ft4(游離t4)
6.
tpo-ab(甲狀腺過氧化專物酶抗體屬)
7.
tg-ab(甲狀腺球蛋白抗體)

Ⅳ 黨的七項制度

黨的七項制度分別對「三會一課」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組織生活會制度、談心談話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日制度、請示報告制度等七項組織生活制度的。

黨員通過了解黨的組織生活七項制度,規范組織生活,明確黨員義務,領悟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在學習、生活、工作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4)七項許可擴展閱讀:

黨的組織生活通常是指黨員參加所在支部的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和黨小組會,以及黨課。黨的組織生活是黨的生活的一部分。

黨的組織生活分為廣義和狹義。狹義指「三會一課」。

概念

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章第八條規定,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支部、小組或其他特定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

黨員領導幹部還必須參加黨委、黨組的民主生活會。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的特殊黨員。

第九條規定,黨員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或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認為是自行脫黨。支部大會應當決定把這樣的黨員除名,並報上級黨組織批准。

黨的組織生活是黨的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它主要依託黨支部、黨小組開展活動。

主要形式有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以及黨課、民主評議黨員、評選先進黨員和黨組織等。

黨的組織生活的內容一般包括:對黨員進行黨的知識教育,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及有關業務知識,傳達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的文件、指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發展黨員,處理違紀黨員和不合格黨員。

開展適合黨員特點的各種形式的活動。黨的組織生活的形式應當富有生氣,豐富多彩,以起到對黨員進行有效教育管理和凝聚感召的作用。

意義

嚴格黨的組織生活,是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是促進黨員學習,提高黨員素質,促使黨員更好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重要措施;是維護黨員隊伍純潔性,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戰鬥力的重要手段。

這既是黨的一貫傳統,也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對黨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壯大,充分發揮黨的戰斗堡壘和政治核心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黨日制度

每周用半天時間進行黨的活動,由支部書記或委員進行組織,支部成員無條件參與,必要時可相對集中使用,但每月不得少於兩次。

Ⅳ 什麼是「五項制度」、「七項紀律」

1、五項制度:①掛牌上崗。②幹部外出公示。③民情日記。④黨建指導員。版⑤廉政灶。
2、七項紀律規定權:①治理幹部「走讀」的規定。②幹部上下班紀律規定。③幹部上下班期間紀律規定。④公務接待規定。⑤公務用車規定。⑥執行會議紀律規定。⑦執行幹部請銷假規定。

Ⅵ 安全管理"七項"工作制度有哪些

1、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各級政府專及其部門職責,安全監管人員的屬職責,新聞單位及社區組織的權利和義務等。
2、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保障制度,主要內容包括:建設工程「三同時」,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管理機構及人員配置等。
3、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責任制度,主要內容包括主要負責人和其他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資質及其在安全生產中的主要職責。
4、從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制度,主要內容包括從業人員八種權利和兩項義務。
5、中介服務制度。主要內容包括從事安全評價、評估、檢測、檢驗、咨詢服務等工作的中介機構。
6、事故應急救援和處理制度。這項制度主要包括事故應爭預案的制定、事故應急體系的建立、事故報告、調查處理的原則和程序、事故責任的追究、事故信息發布等。
7、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這項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安全生產責任的確定和責任形式,追究安全責任的機關、依據、程序和安全生產法律責任。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只有一項,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規定:

第七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並送達當事人。

(7)七項許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規定:

第九十一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第九十二條 發生交通事故後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第九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經過勘驗、檢查現場的交通事故應當在勘查現場之日起10日內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果確定之日起5日內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

第九十四條 當事人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各方當事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的,應當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10日內提出書面調解申請。

對交通事故致死的,調解從辦理喪葬事宜結束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致傷的,調解從治療終結或者定殘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造成財產損失的,調解從確定損失之日起開始。

Ⅷ 七項嚴禁八項規定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七項嚴禁是地方自己制定的,沒什麼統一規定。
八項規定是中央發的通知,白紙黑字:
1.要改進調查研究,到基層調研要深入了解真實情況,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工作,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多同群眾座談,多同幹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4] 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
2.要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嚴格控制以中央名義召開的各類全國性會議和舉行的重大活動,不開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未經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類剪綵、奠基活動和慶祝會、紀念會、表彰會、博覽會、研討會及各類論壇;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
3.要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
4.要規范出訪活動,從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發合理安排出訪活動,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嚴格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資機構、華僑華人、留學生代表等到機場迎送。
5.要改進警衛工作,堅持有利於聯系群眾的原則,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
6.要改進新聞報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進一步壓縮報道的數量、字數、時長。
7.要嚴格文稿發表,除中央統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
8.要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

Ⅸ 甲功七項包括些什麼

一、甲功七項包括:

1、T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2.、TT4(甲狀腺素)

3、TSH(超敏促甲狀腺激素)

4、 FT3(游離T3)

5、 FT4(游離T4)

6、TPO-Ab(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

7、 TG-Ab(甲狀腺球蛋白抗體) 。

二、甲狀腺是脊椎動物非常重要的腺體,屬於內分泌器官。在哺乳動物類它位於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人類的甲狀腺形似蝴蝶,猶如盾甲,故以此命名。甲狀腺控制使用能量的速度、製造蛋白質、調節身體對其他荷爾蒙的敏感性。甲狀腺依靠製造甲狀腺素來調整這些反應,有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和thyroxine,也可稱為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這兩者調控代謝、生長速率還有調解其他的身體系統。T3和T4由碘和酪胺酸合成。甲狀腺也生產降鈣素(Calcitonin),調節體內鈣的平衡。

(9)七項許可擴展閱讀:

一、甲狀腺的解剖結構:

1、甲狀腺是成年人最大的內分泌腺,位於頸前部,棕紅色,呈「H」形,重約25g;由左右兩葉、峽部及錐狀葉組成。甲狀腺左右葉呈錐體形(右葉稍大),貼於喉和氣管的側面,上端達甲狀軟骨的中部,下端抵第4氣管環,長約5cm,寬約2.4cm,其內側面借外側韌帶附著於環狀軟骨,因此,在吞咽時,甲狀腺可隨喉上下移動。甲狀腺峽連接左右葉,位於第1~3氣管環前方,少數人的甲狀腺峽可缺如。60%以上的人自峽部向上伸出一個錐狀葉。錐狀葉長短不一,有的可達舌骨,它是甲狀腺發育過程的殘余。在甲狀腺左右葉附近,可見獨立存在的甲狀腺組織塊,叫做副甲狀腺。甲狀腺具有兩層被膜,外層為甲狀腺囊,由頸深筋膜(氣管前筋膜)構成,向外側與頸血管鞘緊密相連;內層叫做纖維囊,是腺本身的被膜,直接貼覆在腺組織的表面,並深入腺的實質,將腺組織分隔成若干小葉。甲狀腺囊與纖維囊之間連接疏鬆易於分離,故臨床上可作甲狀腺囊內切除術。自舌骨至甲狀腺峽或錐狀葉,有時出現一條小的肌束,稱為甲狀腺提肌,有上提甲狀腺的作用。

2、甲狀腺實質主要由許多甲狀腺濾泡組成。濾泡上皮細胞有合成、貯存和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功能。甲狀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機體新陳代謝,維持機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對於骨胳和神經系統的發育有較大的影響。甲狀腺分泌機能低下時,機體的基礎代謝率低,可出現粘液性水腫。如果在胎兒或嬰兒時期甲狀腺分泌功能喪失,則骨胳和腦的發育停滯,表現為身體矮小,智力低下的呆小症。甲狀腺功能亢進時,可出現心跳加快、失眠、急躁和手顫等,與交感神經和中樞神經興奮性升高有關。

3、在甲狀腺內的另一種內分泌細胞,稱為濾泡旁細胞或明細胞,產生降鈣素。當血鈣升高時,它有促進降鈣作用。

參考資料:甲狀腺-網路

Ⅹ 質量管理七項原則的說明

  • 在ISO9000族標准2015年版的制訂過程中,引入了質量管理的七項原則,並將其作為標准制訂的基礎。ISO和IAF的聯合工作組就ISO9000標准向2015年版的過渡,對認證注冊/機構的審核員以及其他與認證/注冊工作相關的人員提出了掌握和理解新知識的要求,其中包括對質量管理八項原則的理解。在此將ISO/TC176/SC2關於質量管理八項原則的一些文件編譯成文,以供廣大審核員以及與認證/注冊工作相關人員參考。


一. 質量管理八項原則產生的背景
隨著全球競爭的不斷加劇,質量管理越來越成為所有組織管理工作的重點。一個組織應具有怎樣的組織文化,以保證向顧客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呢?
ISO/TC176/SC2/WG15結合ISO9000標准2015年版制訂工作的需要,通過廣泛的顧客調查制訂成了質量管理八項原則。
質量管理八項原則最初以ISO/TC176/SC2/WG/N125號文件《質量管理原則及其應用指南》發布,在ISO/TC176召開的特拉維夫會議前以絕對多數的贊同票得到通過。為了能對質量管理原則的定義取得高度的一致,又編制了僅包含質量管理七項原則的的新文件ISO/TC176/SC2/WG15/N130《質量管理原則》。在2015年9月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上,36個投票國以32票贊同4票反對通過了該文件,並由ISO/TC176/SC2/N376號文件予以發布。


二. 質量管理七項原則及其應用指南
1、原則1 -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組織依存於他們的顧客,因而組織應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需求並爭取超過顧客的期望。
實施本原則要開展的活動:
全面地理解顧客對於產品、價格、可依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謀求在顧客和其他受益者(所有者、員工、供方、社會)的需求和期望之間的平衡。
將這些需求和期望傳達至整個組織。
測定顧客的滿意度並為此而努力。
管理與顧客之間的關系。
實施本原則帶來的效應:
對於方針和戰略的制訂 使得整個組織都能理解顧客以及其他受益者的需求。
對於目標的設定 能夠保證將目標直接與顧客的需求和期望相關聯。
對於運作管理 能夠改進組織滿足顧客需求的業績。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 保證員工具有滿足組織的顧客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2、原則2 -領導作用
領導者建立組織相互統一的宗旨、方向和內部環境。所創造的環境能使員工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
實施本原則要開展的活動:
努力進取,起領導的模範帶頭作用。
了解外部環境條件的變化並對此作出響應。
考慮到包括顧客、所有者、員工、供方和社會等所有受益者的需求。
明確地提出組織未來的前景。
在組織的各個層次樹立價值共享和精神道德的典範。
建立信任感、消除恐懼心理。
向員工提供所需要的資源和在履行其職責和義務方面的自由度。
鼓舞、激勵和承認員工的貢獻。
進行開放式的和真誠的相互交流。
教育、培訓並指導員工。
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推行組織的戰略以實現這些目標。
實施本原則帶來的效應:
對於方針和戰略的制訂 組織的未來有明確的前景。
對於目標的設定 將組織未來的前景轉化為可測量的目標。
對於運作管理 通過授權和員工的參與,實現組織的目標。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 具有一支經充分授權、充滿激情、信息靈通和穩定的勞動力隊伍。


3、原則3 - 員工擔當和勝利能力
各級人員都是組織的根本,只有他們的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幹為組織帶來受益。 實施本原則員工要開展的活動
承擔起解決問題的責任。
主動地尋求機會進行改進。
主動地尋求機會來加強他們的技能、知識和經驗。
在團隊中自由地分享知識和經驗。
關注為顧客創造價值。
對組織的目標不斷創新。
更好地向顧客和社會展示自己的組織。
從工作中得到滿足感。
作為組織的一名成員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實施本原則帶來的效應:
對於方針和戰略的制訂,員工能夠有效地對改進組織的方針和戰略目標作出貢獻。
對於目標的設定 員工承擔起對組織目標的責任。
對於運作管理 員工參與適當的決策活動和對過程的改進。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 員工對他們的工作崗位更加滿意,積極地參與有助於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活動,符合組織的利益。


4、原則4 - 過程方法
將相關的資源和活動作為過程來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
實施本原則要開展的活動:
對過程給予界定,以實現預期的目標。
識別並測量過程的輸入和輸出。
根據組織的作用識別過程的界面。
評價可能存在的風險,因果關系以及內部過程與顧客、供方和其他受益者的過程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沖突。
明確地規定對過程進行管理的職責、許可權和義務。
識別過程內部和外部的顧客、供方和其他受益者。
設計過程時,應考慮過程的步驟、活動、流程、控制措施、培訓需求、設備、方法、信息、材料和其他資源,以達到預期的結果。
實施本原則帶來的效應:
對於方針和戰略的制訂 整個組織利用確定的過程,能夠增強結果的可預見性、更好地使用資源、縮短循環時間、降低成本。
對於目標的設定 了解過程能力有助於確立更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對於運作管理 採用過程的方法,能夠以降低成本、避免失誤、控制偏差、縮短循環時間、增強對輸出的可預見性的方式得到運作的結果。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 可降低在人力資源管理(如人員的租用、教育與培訓等)過程的成本,能夠把這些過程與組織的需要相結合,並造就一支有能力的勞動力隊伍。

5、原則5 - 改進
改進是一個組織永恆的目標。
實施本原則要開展的活動:
將對產品、過程和體系進行改進作為組織每一名員工的目標。
應用有關改進的理論進行漸進式的改進和突破性的改進。
周期性地按照"卓越"的准則進行評價,以識別具有改進的潛力的區域。
改進過程的效率和有效性。
鼓勵預防性的活動。
向組織的每一位員工提供有關持續改進的方法和工具方面教育和培訓,如: ━ PDCA循環 ━ 解決問題的方法 ━ 過程重組 ━ 過程創新
制訂措施和目標,以指導和跟蹤改進活動。
對任何改進給予承認。
實施本原則帶來的效應:
對於方針和戰略的制訂 通過對戰略和商務策劃的持續改進,制訂並實現更具競爭力的商務計劃。
對於目標的設定 設定實際的和具有挑戰性的改進目標,並提供資源加以實現。
對於運作管理 對過程的持續改進涉及組織的員工的參與。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 向組織的全體員工提供工具、機會和激勵,以改進產品、過程和體系。

6、原則6 - 基於證據的決策方法
有效的決策是建立在對數據和信息進行合乎邏輯和直觀的分析基礎上。 實施本原則要開展的活動:
對相關的目標值進行測量,收集數據和信息。
確保數據和信息具有足夠的精確度、可靠性和可獲取性。
使用有效的方法分析數據和信息。
理解適宜的統計技術的價值。
根據邏輯分析的結果以及經驗和直覺進行決策並採取行動。
實施本原則帶來的效應:
對於方針和戰略的制訂 根據數據和信息設定的戰略方針更加實際、更可能實現。
對於目標的設定 利用可比較的數據和信息,可制訂出實際的、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對於運作管理 由過程和體系的業績所得出的數據和信息可導致改進和防止問題的再發生。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 對從員工監督、建議等來源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可指導人力資源方針的制訂。

7、原則7 - 關系管理
組織和供方之間保持互利關系,可增進兩個組織創造價值的能力。
實施本原則要開展的活動:
識別並選擇主要的供方。
把與供方的關系建立在兼顧組織和社會的短期利益和長遠目標的基礎之上。
清楚地、開放式地進行交流。
共同開發和改進產品和過程。
共同理解顧客的需求。
分享信息和對未來的計劃。
承認供方的改進和成就。
實施本原則帶來的效應:
對於方針和戰略的制訂 通過發展與供方的戰略聯盟和合作夥伴關系,贏得競爭的優勢。
對於目標的設定 通過供方早期的參與,可設定更具挑戰性的目標。
對於運作管理 建立和管理與供方的關系,以確保供方能夠按時提供可靠的、無缺陷的產品。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 通過對供方的培訓和共同改進,發展和增強供方的能力。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