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古代升職降職的專有詞

古代升職降職的專有詞

發布時間: 2021-01-22 06:25:59

❶ 文言文中表示降職升職的詞都有哪些

遷(左遷)、升、出、黜、任、知、免……

❷ 古代中表示降職的詞語有哪些

  1. 【拼音】: gé

    【釋義】:變革,更改;免除或丟掉。

  2. 【拼音】: bà

    【釋義】:免去,解除。

  3. 【拼音】: miǎn

    【釋義】:去掉,除掉;脫掉;脫落。

  4. 【拼音】: chù

    【釋義】:降職或罷免;廢除;取消。

  5. 【拼音】: zhé

    【釋義】:封建時代特指官吏降職,調往邊外地方。


  6. 【拼音】: xuē

    【釋義】:除去:削職;職搜刮;掠取。

❸ 古代降職升職的文言說法

有拜、除、革、罷、免、黜、謫、削、廢、退、斥、封、升、遷、徙、擢、授、任等

❹ 古代表示陞官的詞有什麼

【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指南錄(後序)中的「於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擢。提陞官職,如《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於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後調復原職叫遷復。
(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一) 表示任命,授予官職
①拜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除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除」是去舊職授新職。(《〈指南錄〉後序》)
③授 賈雨村授了應天府。(《紅樓夢》第四回)
④賞 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譚嗣同傳》)
說明:「授」從授予印等物而來,「賞」從獎勵而來,有賜予官職、爵位義。
⑤封 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
⑥贈 贈謚美顯,榮於身後。(《五人墓碑記》)
同是君主授予,生時為「封:,死後為」贈。」封「也有用於授予土地方面的,如「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六國論》)。
⑦通籍 通籍後,俸去書來。(《黃生借書說》)
「通籍」,出任、做官。
⑧守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守」為任命,意為「任……太守」,同理,「總督兩廣」即「任兩廣總督」。
(二)表示提陞官職
⑨升 既而胡即放寧夏知府,旋升寧夏道。(《譚嗣同》)
⑩遷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張衡傳》)
說明:「遷」一般指陞官,但也有作一般調動講的,如「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也有作降職遠調的,如「遷客騷人」(《岳陽樓記》)。
{11}擢 奏對稱旨,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
「擢」為提升,「超擢」為破格提升。(《譚嗣同》)
{12}陟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陟」本為上升之意,此處為提升(官職)。(《出師表》)
(三)表示降(貶)低官職
{13}左遷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
{14}謫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15}遷謫 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琵琶行》)
{16}放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17}出官 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說明:古代,右表示高貴的位置,左表示較低的位置,故「左遷」為貶官降職;「遷謫」側重於「謫」,即降官遠調;「放」有流放、放逐義,從色彩上講,是貶職;「出官」是貶職調離,而「出為河間相」(《張衡傳》)的「出」為出任(地方官)
(四)表示一般調動
{18}徙 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張衡傳》)
{19}調 婿竟不調。(《記王忠肅公翱事》)
{20}改 後公改兩廣,太監泣別。(《記王忠肅公翱事》)
{21}轉 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張衡傳》)
說明:「徙」是遷移之意,此處引申為調動;「改」為改換、調換
(五)表示辭官
{22}辭 輕辭古之天子。(《五蠹》)
{23}讓 古之讓天子者。(《五蠹》)
{24}乞骸骨 上書乞骸骨。(《張衡傳》)
說明:「辭」是辭退;「讓」是禪讓;「乞骸骨」,年老而申請退休。

❺ 關於古代升職降職的四字詞語

古代升職的四字詞:
【不次之遷】:次:順序,等第;遷:官位升遷。比喻超出版常規的權提陞官級。
【出幽遷喬】:比喻人的境遇好轉或職位升遷。
【出幽升高】:猶言出谷遷喬。比喻人的境遇好轉或職位升遷。
【進身之階】:進身:上升;階:台階。使身體能夠上升的階梯。舊指藉以提拔升遷的門路。
【連階累任】:指接連升遷連任。
【日轉千階】:轉:升遷;階:官階。一天里升遷多次。比喻官職提升的極快。
【一日並命】:形容極受恩寵,一天之內並拜升遷之命。
【一日九遷】:九:形容多次;遷:升職。一日之內多次升遷。比喻官職升得極快。
【一歲九遷】:歲:年;遷:官職升遷。一年之內升遷九次。比喻官職升得極快。
古代降職的四字詞:
【遷臣逐客】:指遭貶官放逐之人。

【免官削爵】:解除官職,多為因罪免官。

【免官客去】:指遭貶官放逐之人。

❻ 古漢語中表示「升職」和「降職」的詞語

你好!
降職:左遷
升職:右遷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❼ 古代詩中升職與降職分別用什麼詞語

古時,官職的任免升降,都有專用術語,古代詩中升職多用如下這些詞:

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

2、除,免去舊職而任新職。

3、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

4、授,授予官職。

5、擢:選拔,提拔。

6、舉,對無官人士的提拔。

7、陟,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

古代詩中降職多用如下這些詞:

1、左遷,為降職調動。

2、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

3、黜,廢黜,貶退。

4、罷,罷免、停職。

5、免,免除官職。

6、奪,罷官免職。

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左除,降級受職。

9、放,放逐,就是貶謫放逐的意思。「放」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

(7)古代升職降職的專有詞擴展閱讀

古代官員官職任免機制-「三省六部」制

三省分別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為當朝的最高政務機構,三省都向宰相匯報工作,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吏部主要負責科舉制度中的考核、官吏的任免與升遷等工作,常常與禮部合作,禮部多負責官員的選拔科舉籌辦。

除升職、降職外,還有很多平級調動、以及臨時代理這個職位。也有別的稱呼叫法,舉例如下:

1、關於調動職務的多用移、調、徒和補。

2、關於臨時代理這個職位的:領、攝、權、行和署。

❽ 古代漢語中關於升遷降職的詞有哪些

拜、除、革、罷、免、黜、謫、削、廢、退、斥、封、升、遷、徙、擢、授、任。

❾ 文言文中表示升職與降職的詞有哪些

一、表「陞官、加封」的詞語。

1.拜:按一定禮節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於升任高官。如①《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拜亮為丞相。②《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③《史記·淮陰後列傳》: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④《指南錄後序》:於是辭相印不拜。

2.晉、進:晉陞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如成語「加官晉爵」。

3.加:加封,即在原來官銜上增加某種榮銜,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權。如《宋史·辛棄疾傳》:平劇盜賴文政有功,加秘閣修撰。

4.超遷:越級升遷。如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②《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

5.擢:在原官職上提拔官職。如①《南史·何遠傳》:武帝聞其能,擢為宣城太守。②《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6.超擢:破格提拔。如梁啟超《譚嗣同》:奏對稱旨,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

7.陟:提陞官職。如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8.升:提升。如梁啟超《譚嗣同》:旋升寧夏道。

9.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如①《漢書·趙充國傳》:拔之為後將軍。②《文選·陳情表》: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10.提:提拔。如《北史·魏收傳》:提獎後輩,以名行為先。

二,表「貶官、免官」的詞語。

1.貶:①降低官職,降級。②降職並外放。如①《三國志·諸葛亮傳》: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②《新唐書·柳宗元傳》:貶邵州剌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③《舊唐書·劉禹錫傳》:貶連州刺史。

2.竄:放逐、貶官。如韓愈《進學解》:暫為御使,遂竄南夷。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梁啟超《譚嗣同傳》:既而胡即放寧夏道。

4.謫:降職,封建時代把高級官吏降職並調到邊遠地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5.左遷: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如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師序》:過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遷者罕至。

6.左除、左降、左轉:降職。如《新唐書·裴延齡傳》:帝怒,乃罷(陸)贄宰相,左除 (張)滂等官

7,出:離開京城外調,一般指貶官(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有時也指平調。如①《晉書卷二十八》:韋仁約彈右僕射褚遂良出為同州刺史。②《後漢書·張衡傳》:永和初,出為何間相。③《晉書卷二十八》:遷侍中,以出為征虜將軍。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後漢書·明帝紀》: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則民受其殃。

9.黜、絀:廢掉官職。如①《國語·晉語一》:(晉獻)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②《司馬遷〈屈原列傳〉》:屈平既絀。③高啟《書博雞者事》:台臣慚,追受其牒,為復守官而黜臧使者。

10.免:罷免官職。如《史記·呂後本紀》:王陵遂病免歸。

11.奪:削去,罷免。如高啟《書博雞者事》: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

(9)古代升職降職的專有詞擴展閱讀

官職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指南錄>後序》中的「於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擢。提陞官職,如《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於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後調復原職叫遷復。

(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