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理許可 » 行政許可改革

行政許可改革

發布時間: 2021-01-19 22:10:45

A. 2016年7月1日起,稅務改革變化在哪裡

7月1日起實施的五項稅收簡化政策:一、簡化受理文書「 對能夠當即辦理的稅務行政許可事項,直接出具和送達《准予稅務行政許可決定書》,不再出具《稅務行政許可受理通知書》。各省稅務局確定本省稅務行政許可事項即辦范圍。網上受理稅務行政許可申請的,通過電子回執單等方式予以確認。」二、提供代辦轉報服務「 稅務行政許可實施機關與申請人不在同一縣(市、區、旗)的,申請人可在規定的申請期限內,選擇由其主管稅務機關代為轉報申請材料。主管稅務機關在核對申請材料後向申請人出具材料接收清單,並向稅務行政許可實施機關轉報。代辦轉報一般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有條件的稅務機關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申請資料網上傳遞。稅務行政許可實施機關收到轉報材料後,對符合受理條件的,出具並及時送達《稅務行政許可受理通知書》。稅務機關對代辦轉報事項應當做好台賬登記。代辦轉報不得收取任何費用。三、簡化申請材料「 稅務行政許可申請材料為稅務行政許可實施機關發放的證照或批准文書,或者相關證照、批准文書信息能夠通過政府信息共享獲取的,申請人只需提供上述材料的名稱、文號、編碼等信息供查詢驗證,不再提交材料原件或復印件。取消經辦人、代理人身份證件...、7月1日起開發票內容不得開具「辦公用品」、「耗材」、「印刷品」、「圖書」、「食品」、「勞務用品」等內容的非商品明細發票,該類不再受理報銷 1、7月1日起開發票內容不得開具「辦公用品」、「耗材」、「印刷品」、「圖書」、「食品」、「勞務用品」等內容的非商品明細發票,該類不再受理報銷;

2、7月1日起發票的購買方名稱應填開單位全稱和納稅人識別號

3、所得稅優惠由原來的30萬提升至50萬(50萬含以上25%,50萬以下10%)

4、增值稅專票認證時間由原來的180天延長至360天。

B. 三十八,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要採取哪些具體措施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議指出,要按照權力與責任掛鉤、權力與利益脫鉤的要求,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執法體制,防止和糾正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本位主義;改革行政執法體制,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推進綜合執法試點。《綱要》貫徹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求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提高執法效能。具體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制度。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對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特別是事業單位執法主體資格進行認定,對於不合法的執法主體,要堅決予以取消。當前,重點是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對行政許可的實施主體進行清理。對於經清理確認的執法主體,應當向社會公告。行政執法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有關法律知識和相關知識。因此,要實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制度。從事行政執法工作,必須要通過有關的考試或者考核,持證上崗。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關於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管理的規定,嚴格執法主體資格認定。比如,湖北省行政執法條例第11條規定:「建立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登記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行政執法主體的登記審核工作,並將審核合格的執法主體名單向社會公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清理行政執法主體的基礎上,逐漸建立健全執法主體資格制度,使執法主體資格認定經常化、制度化。

二是,推進綜合執法,逐步實現同一級政府行政執法權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從而確立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自1997年至2002年7月底,全國共有23個省、自治區的79個城市和3個直轄市經批准開展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試點工作。2002年8月22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在本行政區域內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通過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初步解決了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城市綠化、市政管理、環境保護、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城市管理領域長期存在的執法職責交叉、多頭執法、執法擾民問題,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多層執法、重復執法問題。繼行政處罰法後,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許可法確立了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制度。該法第25條規定:「經國務院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權。」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制度的實施,必將進一步解決執法交叉、多頭執法的問題,為下一步的機構改革奠定基礎。2002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央編辦〈關於清理整頓行政執法隊伍實行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意見〉》(國辦發[2002]56號),明確了開展綜合執法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和基本內容,並作出了部署。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工作的基礎上,按照國辦發[2002]56號的要求和精神,積極推進綜合執法工作,從根本上轉變一級政府的行政執法權在部門間過於分散的局面。

三是,減少行政執法層次,適當下移執法重心。徹底解決多層執法問題,首先必須減少執法層次。在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之前,城市管理體制是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即市、區兩級政府和市、區、街道三級管理。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之後,有些城市撤銷了市、區兩級城市管理局,實行一級執法。有些市政府下設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各區設分局,對外以市執法局的名義行使行政處罰權。其次,應當逐漸明確各級行政機關的執法許可權劃分,從制度上消除上下級行政機關執法重疊交叉的現象。對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生產直接相關的行政執法活動,應當主要由市、縣兩級行政執法機關實施。市、縣以上行政機關應當主要行使宏觀指導職責。

四是,完善行政執法機關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主要應當通過人民群眾監督、新聞監督等方式進行。但是,作為一種內部糾錯方式,行政執法機關內部監督機制的作用也不容忽視。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這一制度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對執法活動作出記錄,並將記錄結果整理歸檔。行政執法機關內部監督機構可以依據執法檔案進行監督,並通過對典型案例的重點剖析教育有關執法人員。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的優點在於,它可以使監督工作在實實在在的執法活動基礎之上進行,避免流於形式。

C.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改革內容

一要按照應減必減、該放就放的原則,進一步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
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採用事後監管和間接管理方式的,一律不設前置審批。以部門規章、文件等形式違反行政許可法規定設定的行政許可,要限期改正。探索建立審批項目動態清理工作機制。
二要積極推進行政審批規范化建設。
新設審批項目,必須於法有據,並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審查論證。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任何部門不得以規章、文件等形式設定或變相設定行政審批項目。研究制定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設定和管理辦法。
三要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和社會組織管理改革。
把適合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承擔的事務性工作和管理服務事項,通過委託、招標、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給事業單位或社會組織承擔。抓緊培育相關行業組織,推動行業組織規范、公開、高效、廉潔辦事。
四要進一步健全行政審批服務體系。
繼續推進政務中心建設,健全省市縣鄉四級聯動的政務服務體系,並逐步向村和社區延伸。加強行政審批績效管理,推行網上審批、並聯審批和服務質量公開承諾等做法,不斷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水平。審批項目較多的部門要建立政務大廳或服務窗口。
五要加強政府監管。
對取消和調整的行政審批事項,要明確監管責任,制定後續監管措施,強化工作銜接,避免出現監管真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把工作重點轉到依法監管上來,切實履行職責,制定政策法規、標准規范,加強日常動態監管,保證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六要深入推進行政審批領域防治腐敗工作。
深化審批公開,推行「陽光審批」。加快推廣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嚴肅查處利用審批權違紀違法案件。
七要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與投資體制、財稅金融體制、社會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結合起來。
進一步理順和規范政府與企業、與社會的關系,規范上下級政府的關系。進一步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務質量。

D. 為什麼要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

1.行政許可是國家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有力手段,有版助於從直接權命令式的行政手段過渡到間接許可的法律手段

2.行政許可有利於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障廣大消費者及公民的權益

3.行政許可有利於保障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

4.行政許可有利於控制進出口貿易,保護和發展民族經濟

5.行政許可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環境保護,促進人與環境的和諧、健康、協調發展。

E. 分析政府為什麼要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清理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對省級以下機關可以實施的,必須按照方便申請人、便於監管的原則,下放管理層級。按照國務院要求,中央各部門近期要對現有的行政審批項目進行集中清理,下決心再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許可項目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這實際上可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開始。
自2001年10月國務院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以來,尤其是自2004年7月1日《行政許可法》正式實施以來,各級政府圍繞著整合行政審批資源、減少行政審批項目、改進行政審批方式、簡化和規范審批程序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創新,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於我國現行行政管理實行的是雙層管理、分權體制,一個職能部門既受同級政府部門的管理,也受上級職能部門的指導與管理;政府職能分配到各部門,各部門職能又分配到各處(科)室。權力過於分散導致前一段時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盡如人意。由於機制原因,加之沒有相應法規作支撐,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效能也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行政審批項目過多、程序過繁的問題尚未得到有效的清理和規范;一些部門行政審批服務項目沒有做到能進則進、一門受理、隔離審批、限時辦結,體外循環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作為政府,存在著與企業、市場、社會的關系還沒有理順的問題,還存在著許多不該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特點,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
正是基於上述原因,國務院才及時決定要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北京大學法學院湛中樂)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