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授權處罰
『壹』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從事行政執法活動嗎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是我國行政主體之一,可以以自己名義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行為。
『貳』 公安派出所超出法定授權范圍作出罰款五千元或拘留的決定,誰是被告(公安局還是派出所)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派出所有作出警告和五百元以下罰款的權力,對於罰款內五千是沒有作出的容,要經公安局批准。對於超出自己的罰款許可權作出的處罰,屬於幅度越權。
對於幅度越權行為,根據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解釋規定,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訴訟的,應當以派出所作為被告,而不是公安局。如果派出所作出拘留等超越許可權的處罰決定的,以公安局為被告。
『叄』 有權享有實施行政處罰的機關有哪些
有權實施行政處罰權的用人單位包括二類:一是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二是回受委託組織。
《行政答處罰法》第十五條 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第十六條 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第十七條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肆』 如果給單位員工一個授權范圍,如果超過授權范圍,肯定要下通知警告並懲罰,請問這個「通知」叫什麼好
你覺得要醒目一點的話,那就可以打個「營銷人員注意事項/規章制度」其實通知也可以呀,因為「通知」這樣的字眼也是很醒目的
『伍』 計量檢定授權超期怎樣處罰,所檢的電能表能視為合格嗎
你可以仔細研究下計量法,我沒有研究過,但是我感覺只能說這個機構超期了,就沒有權力開展檢定工作了,所以所檢的電能表不能判斷合格與否。
『陸』 有權實施行政處罰的有哪些行政機關
行政處罰原則上由國家行政機關行使。考慮到行政管理的實際需要和行政組織編制管理的現狀,法律規定某些符合條件的組織,經過法律、法規的授權或行政機關的委託可以實施行政處罰。
行政主管機關國家行政機關行使國家行政處罰權,應符合法律的要求。第一,不是所有的行政機關都有行政處罰權。哪些行政機關有行政處罰權,由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第二,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只能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處罰。法定職權包括二個方面:一是行政機關只能對自己主管業務內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給予行政處罰;二是行政機關給予違法人以什麼種類、多大幅度的處罰,要依法律對該機關的授權。至於如何劃分行政機關對違法案件的許可權分工,由管轄制度加以解決。
《行政處罰法》對行政機關綜合執法作了規定。行政機關一般是按業務特點設置工作部門的,單行的法律、法規往往也是分行業和管理領域,將包括行政處罰權在內的行政管理權授予某一行政主管機關。但是在行政管理實踐中,往往需要將法律規定屬於不同行政主管部門的處罰權集中於某一行政機關統一行使,以提高行政效果。因此,《行政處罰法》規定,除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外,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
法律、法規受權的組織作為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處罰權的例外,某些組織在法定條件下可以成為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主要條件是:第一,該組織具有管理公共事務的職能;第二,法律、法規的明文授權;第三,在法定授權范圍內行使行政處罰權。
授權組織的主體法律特徵是:第一,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直接向法律負責;第二,以自己的名義承擔法律責任,參加訴訟並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第三,只要授權法律不改變,實施行政處罰就可成為該組織的固有職能。
.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某些組織可以接受行政機關的委託實施行政處罰,並與行政機關形成委託和被委託的法律關系。受委託組織必須具備法定條件:第一,該組織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第二,該組織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第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有組織進行相應檢查鑒定的條件。
在行政處罰委託法律關系中,行政機關進行委託負有以下法律義務:第一,具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依據;第二,委託事項必須在該機關的法定許可權以內;第三,對被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進行監督;第四,對被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的法律義務是:第一,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第二,實施行政處罰不得超出委託范圍;第三,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柒』 神州租車,有兩次違章,自己沒法處理。神州會怎麼處罰我。是不是最多扣我1000預授權
不會抄的,罰款你肯定是要交的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規定: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人應當在十五日內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如果被交警在路面管理過程中發現機動車及駕駛人有超過5次(含)以上交通違法行為且未在規定期限內接受處罰的,一律予以扣留機動車,依法予以處罰後放行。銀行未交款的必須去指定銀行交,超過15日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收取滯納金,滯納金不超本金。
『捌』 有權享有實施行政處罰的機關有哪些
根據行來政處罰法的規定:有自權實施行政處罰的機關有三類: 1、具有法定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 具有法定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主要是依法履行外部行政管理職能,依法得到明確授權,代表國家在某一領域內行使行政管理許可權的行政機關。包括各級人民政府以及公安、工商、稅務、土地、審計、衛生等部門。 2、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工商所、稅務所、公安派出所等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依相應法律、法規享有一定的行政處罰權,他們必須在授權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幅度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超過授權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幅度、數額的限制,該行政處罰無效。如《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稅務所可對個體工商戶及未取得營業執照而從事經營的單位、個人實施罰款數額在一千元以下的行政處罰。 3、受行政機關委託行使一定行政處罰權的受託組織 根據行政管理的實際的需要,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符合法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如《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在農村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處以警告、五十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委託鄉(鎮)人民政府裁決。
『玖』 法律法規授權的最終能否以自己的名義施行處罰
法律授權管理公務事務的事業單位,不能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處罰,須以委版托行政機關的名權義進行處罰。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事業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鏈接:《行政處罰法》第十七條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八條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拾』 行政處罰權,被授權給什麼性質的主體可以委託給什麼性質的主體實施
可以授權給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委託給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行政處罰法》第十七條【授權組織的處罰許可權】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九條【受託組織的條件】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10)超授權處罰擴展閱讀:
被授權的主體只有在法律和法規(國務院行政法規和地方法規)授權後才能取得行政主體資格,獨立行使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職權,並獨立承擔復議或是訴訟的主體責任。即授權的上位規范只是法律和法規,被授權的主體沒有權利再委託其他組織進行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的對象是實施了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行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行政處罰的性質是一種以懲戒違法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體行政行為。
參考資料:網路-《行政處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