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有技術在會計上只那種
1. 非專用技術是什麼會計科目
應該是:非專利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非專利技術包括:(一)未申請專利的技術成果;(二)未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成果;(三)專利法規定不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有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對上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規定授予專利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科技糾紛案件的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非專利技術成果應具備下列條件:
(1)包括技術知識、經驗和信息的技術方案或技術訣竅;
(2)處於秘密狀態,即不能從公共渠道直接獲得;
(3)有實用價值,即能使所有人獲得經濟利益或競爭優勢;
(4)擁有者採取了適當保密措施,並且未曾在沒有約定保密義務的前提下將其提供給他人。」
企業的技術,只要具備上述幾個特徵,那麼這項技術就是該企業的非專利技術。
詳見:http://..com/link?url=_Di9_
2. 收到一張發票寫著「技術服務費」,會計分錄怎麼做
發生時做:
借:管理費用——技術服務費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
抵減應交增值稅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抵減增值稅)
貸:管理費用
(2)專有技術在會計上只那種擴展閱讀:
企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管理費用在會計核算上是作為期間費用核算的,企業發生的管理費用,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並在"管理費用"科目中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賬核算。期末"管理費用"科目的余額結轉"本年利潤"科目後無余額。
技術轉讓費是指企業為使用非專利技術而支付的費用。其審查主要包括:
⑴企業是否與技術出讓方簽訂了技術轉讓合同,合同內容及其附件和手續是否完備、合理,重點審查技術轉讓費的標準是否合理。
⑵當期支付的技術轉讓費的時間、方式、金額等是否與合同的規定標准相一致,接受轉讓的技術是否達到了規定的要求。
⑶按合同規定當年應支付的技術轉讓費用是否已全部支付,未按期支付的,在年終會計結算前,是否按差額部分提取轉出,計入當年損益。
⑷有無將專有技術及專利攤銷數列入技術轉讓費中。
3. 投資者投入一項專有技術入股,原帳面價值60000元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投資者投入一項專有技術入股,原帳面價值60000元,會計分錄為:
借:無形資產——專專有技術 60000 貸:實收資本屬 60000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實收資本是指投資者作為資本投入企業的各種財產,是企業注冊登記的法定資本總額的來源,它表明所有者對企業的基本產權關系。實收資本的構成比例是企業據以向投資者進行利潤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據。
實收資本按投資主體分為六種:國家資本、集體資本、法人資本、個人資本、港澳台資本、外商資本
4. 出售專有技術及應交營業稅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營業外支出-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借方差額)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營業外收入-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貸方差額)
5. 變賣報廢設備和出售專有技術所有權計入哪個會計科目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貸應繳稅費-增值稅-進項稅
6. 已知「某項專有技術已經陳舊 ,將其賬面價值一次性核銷」的會計處理方法違背了會計核算可比性原則要求,
不明違背復了會計核算可比性原則制要求的理由是什麼。橫向上,不是與其他企業所用科目不同,縱向上,各期攤銷使用一致的科目,就沒有違反。但如果另用其他會計科目如ap營業外損失(財產損失)一次性核銷,才算違背可比性。不知道「正確」的處理方法時,我寧願堅持原來的「錯誤」方法。新會計准則,給會計較大的自主職業判斷權,不同以前,只有唯一處理方法。
7. 攤銷生產某產品用的專有技術2000元,分錄(成本會計)
借:製造費用 2000。
貸:累計攤銷 2000。
如同固定資產要單獨核算累計折舊一樣,無形資產同樣設專置了一個一級科目「累計攤屬銷」。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計提的累計攤銷。
二、本科目應按無形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作為無形資產科目的備抵科目。
三、累計攤銷的主要賬務處理
①企業按月計提無形資產攤銷,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②處置無形資產時,還應同時結轉累計攤銷,借記本科目,貸記相關科目。
(7)專有技術在會計上只那種擴展閱讀:
第一:應是先借後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第二: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後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並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8. 會計單選題:非專利技術是什麼為什麼屬於企業的資產呢
非專利技術又稱專有技術。它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已採用了的、專不享有法律保護屬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非專利技術一般包括工業專有技術、商業貿易專有技術、管理專有技術等。
企業無形資產的一種。非專利技術與專利權一樣,能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在未來歲月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9. 在會計分錄中專利權屬於什麼科目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版資產。新准則中的無形資權產只包括了舊准則定義中無形資產的可辨認部分,而對於不可辨認的商譽,則不再確認其為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10. 收到甲公司投入的專有技術,雙方確認價值9000元元,編制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專有技術 9000
貸:實收資本--甲公司 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