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授權范圍
A. 簡述知識產權的范圍
知識產權包括商標秘密、版權、專利、商標、商號、原產地名稱,以及植物新物種權、工專業設計和集成電路布屬圖設計專有權等。
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主要是商標、專利、版權、商號等,這些都屬於無形資產的范疇,但是又明顯具有價值而需要法律認可的權利。
(1)專利授權范圍擴展閱讀
企業要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因:
企業研發新產品(此處指廣義的產品,包括一切有形和無形的產品)必然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不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保護。
那麼競爭對手便會通過模仿、復制、反向工程、商業間諜等不正當手段低成本地獲得知識產權,從而生產出新產品參與市場競爭。由於其新產品沒有投入研發成本,價格自然較低,這樣會嚴重損害投入研發成本的創新企業,有時這種損害是致命的。
B.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什麼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人民法院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
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徵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徵,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徵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第八條在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上,採用與授權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觀設計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訴侵權設計落入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C. 專利許可權制的情形及保護范圍
專利權也來還是有很多限制的,源專利權的限制其實也主要是面對那些不符合規范不合法的專利發明來說的。那麼專利許可權制的情形有哪些?保護范圍又是什麼?專利法專利許可權制是指專利法規定的,允許第三人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不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實施其專利,且其實施行為並不構成侵權的一種法律制度。專利許可權制主要包括:(一)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行為(二)專利實施的強制許可二、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其權利要求。其含義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為准,也包括與該必要技術特徵相等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等同特徵是指與所記載的技術特徵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徵。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取決於兩個方面:其一是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觀設計;其二是專利授權時指定的外觀設計使用產品的范圍。確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近似,應當以同類產品為基礎。
D. 專利保護的范圍
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後,受法律保護的權利范圍以專利申請人向中國國家專利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中的權利要求為准,說明書和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這就是說,權利要求是確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直接依據,處於主導地位。說明書和附圖處於從屬地位,一項技術特徵如在權利要求中敘述不清的,可以通過說明書和附圖加以理解,必要時,可以依說明書和附圖公開的內容去修改。但在權利要求中沒有記載的,不能受到法律保護,說明書本身不能確定保護范圍。
根據發明創造性質的不同,其保護范圍也有所區別,或者說,專利權的效力也不同。對於產品發明,專利權的效力涉及到具有同樣特徵、同樣結構和同樣性能的產品,而不問產品是用什麼方法製造的。對產品的保護不應局限於說明書所說明的方法,任何通過其他方法製造的同樣產品也屬於侵權。實用新型都屬於產品專利。對於方法發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使用該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依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
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沒有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只有表明該外觀設計的圖片和照片。因此,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這就是說專利保護的范圍是根據申請人在遞交的外觀設計圖片或照片上記載的內容、模型、樣品確定,並只限制在指定的產品類別上。
E. 權利用盡是什麼如何理解專利許可范圍
權利用盡是什麼?如何理解專利許可范圍?所謂的權利用盡是一個大的概念,對於剛剛接觸的親們需要花點時間了解,我們主要以專利為主線,讓大家了解什麼是權利的用盡,權利用盡是不是所把權利給用完的呢?這是字面上的問題,當然不是這么講的,了解權利用盡我們還會帶大家了解什麼是專利權的用盡還有什麼是專利的平行進口這些原則。關聯文章《專利權利要求》如何理解專利許可范圍權利用盡原則,是知識產權法上的一個重要原則。這一原則是基於私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而產生的,其直接理論依據就是經濟利益回報。它在傳統知識產權領域得到認可,並被用來分析國際貿易中的平行進口問題。它與知識產權的地域性特徵相結合,產生了權利國內窮竭和國際窮竭兩種學說,國際窮竭說是用來支持平行進口的。盡管權利窮竭說與平行進口關系密切,但它並不能完全用來評判平行進口是否侵權,平行進口是未經相關知識產權權利人授權的進口商,將由權利人自己或經其同意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投放市場的產品,向知識產權人或獨占被許可人所在國或地區的進口。對於專利權的用盡與權利用盡有所相同,可以直接理解為專利獨占許可。權利用盡是產品交易中涉及國內外專利中的重要原則,規定者知識產權歸屬的走向,對於專利權的用盡是限期的許可給某人,而權利人不在干涉授權人的銷售與買賣,專利權的用盡,即使對專利的一種許可;在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規定,權利用盡一般就直接以權利人出售之後權利用盡,購買者二次銷售不侵權。
F. 專利權的權利范圍包括哪些方面
知識產權涉及新思維方面的法律權利。一般知識產權是一種由國家在特定年限里授予個人的、能得的國家保護的權利,以制止未經授權許可證的他人商業性地利用其「擁有」的新思維。
傳統的知識產權主要由兩部分組織:
1.工業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實用新型設計、工業品外觀設計、原產地標記以及制止不正當競爭等;
2.版權以及與其有聯系的鄰接權,包括文化、音樂、藝術、攝影及電影攝影等作用。
如何加強對這些傳統產權的保護,是烏拉圭回合重點討論的內容之一。
還有一部分是目前有爭議的知識產權保護范圍,主要有:
⑴葯品的授予專利與受到特別限制的問題;
⑵電腦程序受不受到保護的問題;
⑶工程基因產品是否可取得專利的問題;
⑷角色銷售權保護問題;
⑸對電腦的軟體的保護權應限於制定的密碼設計還是應該擴大計算機程序的「外型和感覺」方面;
⑹晶片分布圖和半導體晶片產品的設計;
⑺制止不正當競爭的內容範圍等問題國務院2010年11月5日召開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國務院在2010年11月5日召開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決定從現在起到2011年3月,用半年時間開展以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為重點的專項行動,這是中國政府為全面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而採取的又一個重大舉措。再次顯示了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保護知識產權的決心和信心。
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迅速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歷程,成績來之不易。但必須看到,知識產權保護狀況還不適應深化改革開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一些地區和領域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現象仍時有發生,干擾了市場經濟正常秩序,妨害企業競爭力和創新積極性,損害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另一方面,中國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參與競爭和維權的意識不強,不少商標和版權等在海外遭遇侵權。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二五」時期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科技創新需要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需要營造創新的社會氛圍,而知識產權保護正是為創新撐起了一把保護傘。保護知識產權是尊重創造性勞動和激勵創新的一項基本制度,是建設法治國家和誠信社會的重要內容。建設創新型國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必須重視和切實解決當前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堅定不移地保護知識產權,全面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更大進步。
保護知識產權是中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項十分緊迫的重要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既要突出重點,強化監管與執法,加大刑事司法打擊力度,集中力量查處各自領域的突出問題,遏制規模性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又要著眼長遠,加快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制、政策和體制,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法制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大幅度提高中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G. 專利許可有哪幾種類型
專利許可的種類可根據其性質、范圍、許可權來劃分。按許可性質劃分,可分為合同許可、計劃許可和強制許可。按許可方所授予被許可方的權利和范圍大小,可分為:專利許可有哪幾種類型1、獨占許可是指被許可方不僅取得在規定的時間和地域內實施某項專利技術的權利,而且有權拒絕任何第三者,包括許可方在內的一切其他人在規定的時間、地域內實施該項技術。2、排他許可亦稱獨家許可,即在一定地域,許可方只允許被許可方一家而不再許可其他人在該地域內實施其專利,但許可方仍有權在該地域內實施。就是說,獨家許可除了不能排斥許可方本人實施以外,與獨占許可基本相同。3、普通許可亦稱非獨占性許可。是批許可方允許被許可方在規定的時間和地域內使用某項專利,同時許可方自己仍保留在該地域內使用該項技術,以及再與第三方就同一技術簽訂許可合同的權利。4、從屬許可又稱從屬許可。這種許可的被許可方在得到許可方同意的條件下,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許可第三方實施其專利。分許可的條件必須在許可合同中予以說明,如未說明,即使是獨占許可,也不能認為具有再許可權。5、交叉許可又稱互惠許可、相互許可、互換許可。它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專利權人在一定條件下相互授予各自的專利實施權的一種交易。交叉許可一般不涉及使用費支付,僅限於交換技術范圍及期限等。如果兩項專利的價值不相等,其中一方也可給另一方一定的補償。
H. 專利授權的專利
專利(Patent)是專利權(Patent Right)的簡稱,即國家依法在一定時期內授予發明創造者或者其權利繼受者獨占使用其發明創造的權利。專利是一種使申請人能夠通過其發明創造獲得利潤的法律制度。
在專利保護的時間和地域范圍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為了獲得專利,申請人必須向公眾公開其發明的內容,而且一旦專利權到期,該發明就成為公知技術,可以被他人無償地使用。
在專利保護期內,專利權人獨占該發明各項權利,可以通過自己實施、轉讓或者許可來獲利。
專利種類
發明專利是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保護20年;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保護10年;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保護10年。以上期限均從申請日起計算,並且到期不能續展。
哪些發明創造可以申請專利
申請專利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必須同時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申請專利的外觀必須具備新穎性和美感。此外,專利還需要以一種清楚、簡明的法律語言來界定其保護的范圍。
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不必一定是全新的開拓性的發明,對已有產品或方法的改進也具有可專利性。專利的內容包羅萬象,滲透機械、電子、通信、醫葯、化學、生物、農業林業等各個領域,從家用電器到航天飛船、從中草葯配方到基因治療、從發光二極體到超級計算機……可以說凡是不屬於下列內容的發明創造都有可能成為專利。
哪些發明創造不能成為專利
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在任何國家都不會受到專利保護。
科學發現、智力活動的方法和規則、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動植物品種、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等都屬於我國專利法明文規定不予授權的范疇。
此外,永動機等無法實施的發明也不能被授權。文學、藝術作品、音樂作品、影視作品等不受專利保護,但可以通過著作權來保護。商標、標識、標語等將商品來源、產地、廠商進行區別的特徵標記,可以通過商標法來保護,一般不用申請專利。
哪些人可以申請並擁有專利
非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設計人、職務發明創造的單位有權申請專利並獲得專利權。
職務發明創造是指: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發明人或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專利檢索
對發明內容進行檢索可以幫助申請人確定該內容是否已經屬於現有技術或者是公知常識。檢索通常可以在專利局、代理機構或者互聯網上進行。
雖然用電腦檢索能夠幫助申請人篩選到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但是由於文獻量過大、申請人受到語言的限制,通常無法檢索小語種國家的文獻資料,因此僅依靠這種方式還不能確保萬無一失。專利檢索結果僅能提供一種參考,但也是具有價值的。
專利審查
每件專利申請都要經過專利審查員的審查才能授權或駁回。通常初步審查和實質審查程序需要1-3年的時間,這取決於專利申請的類型、發明的內容及答復審查意見往復的時間。發明專利實質審查、專利授權、公布印刷等需要繳納格外的費用,而且並非所有專利都能獲得授權。
專利的用途
專利是申請人可以用來防止他人盜其發明創造的唯一保障。只有專利被授權後,申請人才能行使權利。獲得了專利的發明創造不經過專利權人的同意,就不能合法地被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
專利是一種財產權,可以進行銷售、轉讓、許可、繼承,也可以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投資和融資。
行使權利
只有專利被授權後,申請人才能行使權利,這時申請人即成為專利權人。發明專利的臨時保護從專利申請公布日(通常是申請日起18個月)開始的,如果授權後的權利要求與公開時的權利要求一致,那麼專利權人就有權對在他人在臨時保護階段進行的侵權行為提起訴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會有很多申請人願意提前公開自己的發明內容以提早獲得臨時保護。
一旦專利被授權,他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使用、製造、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專利產品即為侵權,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I.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如何確定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回條人民法院判答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
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徵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徵,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徵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第八條在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上,採用與授權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觀設計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訴侵權設計落入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