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n专有协议
① PLC通讯协议是否有专用性
通讯协议,各家都有自己的协议。。最通用的就是MODBUS,目前施耐德的应该都支持,国产的信捷的PLC也支持。。
②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几种,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IP协议、NetBEUI、IPX/SPX协议。
1、TCP/IP协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但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通信效率不高,使用它在浏览“网上邻居”中的计算机时,会出现不能正常浏览的现象。
2、NetBEUI,即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
3,、IPX/SPX协议,是Novell开发的专用于NetWare网络中的协议,但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IPX/SPX协议。虽然这些游戏通过TCP/IP协议也能联机,但显然还是通过IPX/SPX协议更省事,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设置。
(2)wcn专有协议扩展阅读:
由于网络节点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在制定协议时,通常把复杂成分分解成一些简单成分,然后再将它们复合起来。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如下:
1、结构中的每一层都规定有明确的服务及接口标准。
2、把用户的应用程序作为最高层
3、除了最高层外,中间的每一层都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又是下一层的用户。
③ VPN通信协议有哪几种
VPN通信协议有有以下几种:
一、PPTP: 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 --点到点隧道协议
该协议是在PPP协议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的增强型安全协议,支持多协议虚拟专用网(VPN),可以通过密码验证协议(PAP)、可扩展认证协议(EAP)等方法增强安全性。可以使远程用户通过拨入ISP、通过直接连接Internet或其他网络安全地访问企业网。
二、L2F: Layer 2 Forwarding -- 第二层转发协议
L2F,或第二层转发协议(Layer 2 Forwarding Protocol),是由思科系统公司开发的,创建在互联网上的虚拟专用网络连接的隧道协议。L2F协议本身并不提供加密或保密;它依赖于协议被传输以提供保密。L2F是专为隧道点对点协议(PPP)通信。
三、L2TP: 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 --第二层隧道协议
L2TP是一种工业标准的Internet隧道协议,功能大致和PPTP协议类似,比如同样可以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加密。不过也有不同之处,比如PPTP要求网络为IP网络,L2TP要求面向数据包的点对点连接;PPTP使用单一隧道,L2TP使用多隧道;L2TP提供包头压缩、隧道验证,而PPTP不支持。
四、三层隧道协议
三层隧道协议是用公用网来封装和传输三层(网路层)协议(如IP、IPX、AppleTalk等),此时在隧道内传输的是网路层的分组。三层隧道协议并非是一种很新的技术,早已出现的RFC 1701 通路路由封装协议就是一个三层隧道协议。IETF制定的IP层加密标准协议IPSec 也是一个三层速到协议,利用IPSec(ESP/AN)的隧道模式构成的VPN隧道。
④ 哪位好心人能给我介绍一下cisco专有的技术和协议什么的,跪求~~
网络/路由 (Network/Routing)
CGMP:思科组管理协议 (CGMP:Cisco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EIGRP:增强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 (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IGRP: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HSRP:热备份路由器协议 (HSRP:Hot Standby Routing Protocol)
RGMP:Cisco Router Por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CGMP:思科组管理协议 (CGMP:Cisco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思科组管理协议 CGMP 主要用来限定只向与 IP 组播客户机相连的端口转发 IP 组播数据包。这些客户机自动加入和离开接收 IP 组播流量的组,交换机根据请求动态改变其转发行为。CGMP 主要提供以下服务:
允许 IP 组播数据包被交换到具有 IP 组播客户机的那些端口。
将网络带宽保存在用户字段,不致于转播不必要的IP组播流量。
不需要改变终端主机系统。
在为交换网络中的每个组播组创建独立 VLAN 时不会产生额外开销。
一旦 CGMP 被激活使用,它能自动识别与 CGMP-Capable 路由器连接的端口。CGMP 通过缺省方式被激活,它支持最大为64的 IP 组播组注册。支持 CGMP 的组播路由器周期性地相发送 CGMP 加入信息(Join Messages),用来通告自己执行网络交换行为。接收交换机保存信息,并设置一个类似于路由器保持时间(Holdtime)的定时器(Timer)。交换机每接收一个 CGMP 加入信息,定时器也随其不断更新。当路由器保持时间终止时,交换机负责将所有知道的组播组移出 CGMP。
CGMP 结合 IGMP 信息共同实现动态分配 Cisco Catalyst 交换机端口过程,从而 IP 组播流量只被转发给与 IP 组播客户机相连的那些端口。由于 CGMP-Capable IP 组播路由器看到所有 IGMP 数据包,因此它可以通知交换机特定主机什么时候加入或离开 IP 组播组。当 CGMP-Capable 路由器接收一个 IGMP 控制数据包时,它会创建一个包含请求类型(加入或离开)、组播组地址和主机有效 MAC 地址等的 CGMP 数据包。然后路由器将 CGMP 数据包发送到所有 Catalyst 交换机都知道的地址上。当交换机接收 CGMP 数据包时,交换机负责转换数据包同时更改组播组的转发行为。至此,该组播流量只被发送到与适当 IP 组播客户机相连的那些端口。该过程是自动实现的,无需用户参与。
EIGRP:增强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增强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 EIGRP 是增强版的 IGRP 协议。IGRP 是思科提供的一种用于 TCP/IP 和 OSI 英特网服务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它被视为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而作为域内路由选择的一种外部网关协议,它还没有得到普遍应用。
Enhanced IGRP 与其它路由选择协议之间主要区别包括:收敛宽速(Fast Convergence)、支持变长子网掩模(Subnet Mask)、局部更新和多网络层协议。执行 Enhanced IGRP 的路由器存储了所有其相邻路由表,以便于它能快速利用各种选择路径(Alternate Routes)。如果没有合适路径,Enhanced IGRP 查询其邻居以获取所需路径。直到找到合适路径,Enhanced IGRP 查询才会终止,否则一直持续下去。
EIGRP 协议对所有的 EIGRP 路由进行任意掩码长度的路由聚合,从而减少路由信息传输,节省带宽。另外 EIGRP 协议可以通过配置,在任意接口的位边界路由器上支持路由聚合。
Enhanced IGRP 不作周期性更新。取而代之,当路径度量标准改变时,Enhanced IGRP 只发送局部更新(Partial Updates)信息。局部更新信息的传输自动受到限制,从而使得只有那些需要信息的路由器才会更新。基于以上这两种性能,因此 Enhanced IGRP 损耗的带宽比 IGRP 少得多。
IGRP: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是一种在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中提供路由选择功能的路由协议。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常用的内部路由协是路由信息协议(RIP)。尽管 RIP 对于实现小型或中型同机种互联网络的路由选择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受到的限制也越加明显。思科路由器的实用性和 IGRP 的强大功能性,使得众多小型互联网络组织采用 IGRP 取代了 RIP。早在上世纪90年代,思科就推出了增强的 IGRP,进一步提高了 IGRP 的操作效率。
IGRP 是一种距离向量(Distance Vector)内部网关协议(IGP)。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采用数学上的距离标准计算路径大小,该标准就是距离向量。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通常与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Link-State Routing Protocols)相对,这主要在于: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是对互联网中的所有节点发送本地连接信息。
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IGRP 支持多路径路由选择服务。在循环(Round Robin)方式下,两条同等带宽线路能运行单通信流,如果其中一根线路传输失败,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另一根线路上。多路径可以是具有不同标准但仍然奏效的多路径线路。例如,一条线路比另一条线路优先3倍(即标准低3级),那么意味着这条路径可以使用3次。 只有符合某特定最佳路径范围或在差量范围之内的路径才可以用作多路径。差量(Variance)是网络管理员可以设定的另一个值。
HSRP:热备份路由器协议(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
热备份路由器协议(HSRP)的设计目标是支持特定情况下 IP 流量失败转移不会引起混乱、并允许主机使用单路由器,以及即使在实际第一跳路由器使用失败的情形下仍能维护路由器间的连通性。换句话说,当源主机不能动态知道第一跳路由器的 IP 地址时,HSRP 协议能够保护第一跳路由器不出故障。该协议中含有多种路由器,对应一个虚拟路由器。HSRP 协议只支持一个路由器代表虚拟路由器实现数据包转发过程。终端主机将它们各自的数据包转发到该虚拟路由器上。
负责转发数据包的路由器称之为主动路由器(Active Router)。一旦主动路由器出现故障,HSRP 将激活备份路由器(Standby Routers)取代主动路由器。HSRP 协议提供了一种决定使用主动路由器还是备份路由器的机制,并指定一个虚拟的 IP 地址作为网络系统的缺省网关地址。如果主动路由器出现故障,备份路由器(Standby Routers)承接主动路由器的所有任务,并且不会导致主机连通中断现象。
HSRP 运行在 UDP 上,采用端口号1985。路由器转发协议数据包的源地址使用的是实际 IP 地址,而并非虚拟地址,正是基于这一点,HSRP 路由器间能相互识别。
RGMP:思科路由器端口组管理协议(RGMP:Cisco Router Por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思科路由器端口组管理协议(RGMP)弥补了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在 Snooping 技术机制上所存在的不足。RGMP 协议作用于组播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通过 RGMP,可以将交换机中转发的组播数据包固定在所需要的路由器中。RGMP 的设计目标是应用于具有多种路由器相连的骨干交换网(Backbone Switched Networks)。
IGMP Snooping 技术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该技术只能将组播流量固定在接收机间经过其它交换机直接或间接相连的交换端口,在 IGMP Snooping 技术下,组播流量不能固定在至少与一台组播路由器相连的端口处,从而引起这些端口的组播流量扩散。IGMP Snooping 是机制固有的局限性。基于此,路由器无法报告流量状态,所以交换机只能知道主机请求的组播流量类型,而不知道路由器端口接收的流量类型。
RGMP 协议支持将组播流量固定在路由器端口。为高效实现流量固定,要求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都必须支持 RGMP 。通过 RGMP,骨干交换机可以知道每个端口需要的组类型,然后组播路由器将该信息传送给交换机。但是路由器只发送 RGMP 信息,而忽视了所接收的 RGMP 信息。当组不再需要接收通信流量时,路由器会发送一个 RGMP 离开信息(Leave Message)。RGMP 协议中网络交换机需要消耗网络端口达到 RGMP 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操作。此外,RGMP 中的交换机不允许将接收到的 RGMP 信息转发/扩散到其它网络端口。
RGMP 的设计目标是与支持分配树 Join/Prune 的组播路由选择协议相结合使用。其典型协议为 PIM-SM。RGMP 协议只规定了 IP v4 组播路由选择操作,而不包括 IP v6。
#2 思科数据链路协议
数据链路 (Data Link)
CDP:思科发现协议 (CDP:Cisco Discovery Protocol)
DTP:思科动态中继协议 (DTP:Dynamic Trunk Protocol)
ISL & DISL:思科交换链路内协议和动态 ISL 协议 (ISL:Inter-Switch Link Protocol)
VTP:思科VLAN中继协议 (VTP:VLAN Trunking Protocol)
CDP:思科发现协议(CDP:Cisco Discovery Protocol)
思科发现协议 CDP 基本上是用来获取相邻设备的协议地址以及发现这些设备的平台。CDP 也可为路由器的使用提供相关接口信息。CDP 是一种独立媒体协议,运行在所有思科本身制造的设备上,包括路由器、网桥、接入服务器和交换机。
SNMP 中结合使用 CDP 管理信息基础 MIB,能使网络管理应用获知设备类型和相邻设备的 SNMP 代理地址,并向这些设备发送 SNMP 查询请求。Cisco 发现协议支持 CISCO-CDP-MIB。
CDP 运行在所有的媒体上,从而支持子网访问协议 SNAP,包括局域网、帧中继和异步传输模式 ATM 物理媒体。CDP 只运行于数据链路层,因此,支持不同网络层协议的两个系统彼此相互了解。
CDP 配置的每台设备发送周期性信息,如我们所知的广告到组播地址。每台设备至少广告一个地址,在该地址下,它可以接收 SNMP 信息。广告包括生存期,或保持时间等信息,这些信息指出了在取消之前接收设备应该保持 CDP 信息的时间长短。此外每台设备还要注意其它设备发出的周期性 CDP 信息,从中了解相邻设备信息并决定那些设备的媒体接口什么时候增长或降低。
CDP 版本2,是目前该协议使用最普遍的版本,它具有更高的智能设备跟踪等性能。支持该性能的报告机制,提供快速差错跟踪功能,有利于缩短停机时间(Downtime)。报告差错信息可以发送到控制台或日志服务器(Logging Server),这些差错信息包括连接端口上不匹配(Unmatching)的本地 VLAN IDs(IEEE 802.1Q)以及连接设备间不匹配的端口双向状态。
DTP:思科动态中继协议(DTP:Cisco Dynamic Trunking Protocol)
思科动态中继协议 DTP,是 VLAN 组中思科所有协议,主要用于协商两台设备间链路上的中继过程以及中继封装 802.1Q 类型。
中继协议有很多不同类型。如果端口被设置为 Trunk 端口,那么该端口便具有自动中继功能,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具有协商端口中继类型的功能。这种与其它设备之间进行的协商中继方法的过程被称之为动态中继技术。
首先关注的是,中继电缆(Trunk Cable)终端最好对它们正在中继或它们将中继帧视为正常帧问题达成一致。在信息帧头另外添加标签信息容易导致终端站的混乱,这是因为终端站的驱动栈无法识别该标签信息,从而导致终端系统上锁或失败。为解决这个问题,思科创建了交换协议以实现通信目的。 推出的第一版本是 VTP,即 VLAN 中继协议,它与 ISL 共同作用。最新推出的版本,即动态中继协议 DTP 与 802.1Q 共同作用。
其次是创建 LANs。交换机要想实现独立配置 VLANs 交换,需要做很多工作并且容易引起较多矛盾,这是因为 VLAN 100 运行在一台交换机上,计费却在另一台上。这很容易破坏机器的 VLAN 安全模式,而故障恢复机制正是为此而设立的。此外也可通过 VTP/DTP 解决该问题。同一管理控制台可以在某台交换机上创建或删除一个 VTP,并使信息自动传播到交换机组上,这种交换机组可能是一个 VTP 域。
ISL & DISL:思科交换链路内协议和动态 ISL 协议(ISL & DISL:Cisco Inter-Switch Link Protocol and Dynamic ISL Protocol)
交换链路内协议(ISL),是思科私有协议,主要用于维护交换机和路由器间的通信流量等 VLAN 信息。
ISL 标签(Tagging)能与 802.1Q 干线执行相同任务,只是所采用的帧格式不同。ISL 干线(Trunks)是 Cisco 私有,即指两设备间(如交换机)的一条点对点连接线路。在“交换链路内协议”名称中即包含了这层含义。ISL 帧标签采用一种低延迟(Low-Latency)机制为单个物理路径上的多 VLANs 流量提供复用技术。ISL 主要用于实现交换机、路由器以及各节点(如服务器所使用的网络接口卡)之间的连接操作。为支持 ISL 功能特征,每台连接设备都必须采用 ISL 配置。ISL 所配置的路由器支持 VLAN 内通信服务。非 ISL 配置的设备,则用于接收由 ISL 封装的以太帧(Ethernet Frames),通常情况下,非 ISL 配置的设备将这些接收的帧及其大小归因于协议差错。
和 802.1Q 一样,ISL 作用于 OSI 模型第2层。所不同的是,ISL 协议头和协议尾封装了整个第2层的以太帧。正因为此,ISL 被认为是一种能在交换机间传送第2层任何类型的帧或上层协议的独立协议。ISL 所封装的帧可以是令牌环(Token Ring)或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它们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维持不变地实现传送。ISL 具有以下特征:
由专用集成电路执行(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
不干涉客户机站;客户机不会看到 ISL 协议头
ISL NICs 为交换机与交换机、路由器与交换机、交换机与服务器等之间的运行提供高效性能。
动态交换链路内协议(DISL),也属于思科协议。它简化了两台相互连接的快速以太网设备上 ISL 干线的创建过程。快速以太信道技术为高性能中枢连接提供了两个全双工快速以太网链路是集中性。由于 DISL 中只允许将一个链路终端配置为干线,所以 DISL 实现了最小化 VLAN 干线。
VTP:思科VLAN中继协议(VTP:Cisco VLAN Trunking Protocol)
VLAN 中继协议(VTP)是思科第2层信息传送协议,主要控制网络范围内 VLANs 的添加、删除和重命名。VTP 减少了交换网络中的管理事务。当用户要为 VTP 服务器配置新 VLAN 时,可以通过域内所有交换机分配 VLAN,这样可以避免到处配置相同的 VLAN。VTP 是思科私有协议,它支持大多数的 Cisco Catalyst 系列产品。
通过 VTP,其域内的所有交换机都清楚所有的 VLANs 情况,但当 VTP 可以建立多余流量时情况例外。这时,所有未知的单播(Unicasts)和广播在整个 VLAN 内进行扩散,使得网络中的所有交换机接收到所有广播,即使 VLAN 中没有连接用户,情况也不例外。而 VTP Pruning 技术正可以消除该多余流量。
缺省方式下,所有Cisco Catalyst交换机都被配置为 VTP 服务器。这种情形适用于 VLAN 信息量小且易存储于任意交换机(NVRAM)上的小型网络。对于大型网络,由于每台交换机都会进行 NVRAM 存储操作,但该操作对于某些点是多余的,所以在这些点必须设置一个“判决呼叫”(Judgment Call)。基于此,网络管理员所使用的 VTP 服务器应该采用配置较好的交换机,其它交换机则作为客户机使用。此外需要有某些 VTP 服务器能提供网络所需的一定量的冗余。
到目前为止,VTP 具有三种版本。其中 VTP v2 与 VTP v1 区别不大,主要不同在于:VTP v2 支持令牌环 VLANs,而 VTP v1 不支持。通常只有在使用 Token Ring VLANs 时,才会使用到 VTP v2,否则一般情况下并不使用 VTP v2。
VTPv3 不能直接处理 VLANs 事务,它只负责管理域(Administrative Domain)内不透明数据库的分配任务。与前两版相比,VTP v3 具有以下改进:
支持扩展 VLANs。
支持专用 VLANs 的创建和广告。
提供服务器认证性能。
避免“错误”数据库进入 VTP 域。
与 VTP v1 和 VTP v2 交互作用。
支持每端口(On a Per-Port Basis)配置。
支持传播VLAN数据库和其它数据库类型。
#3 思科网络安全技术协议
网络安全技术 (Security/VPN)
L2F:Layer 2 Forwarding Protocol
TACACS:终端访问控制器访问控制系统 (TACACS:Terminal Access Controller Access Control System)
L2F:第二层转发协议(L2F: Level 2 Forwarding protocol)
第二层转发协议(L2F)是一种用来建立跨越公用结构组织(如因特网)的安全隧道,为企业家庭通路连接一个 ISP POP 的协议。这个隧道建立了一个用户与企业客户网路间的虚拟点对点连接。
第二层转发协议(L2F)允许链路层协议隧道技术。使用这样的隧道,使得分离原始拨号服务器位置即拨号协议连接终止的位置与提供的网络访问的位置成为可能。
L2F 允许在 L2F 中封装 PPP/SLIP 包。ISP NAS 与家庭通路都需要请求一种常规封装协议,所以可以成功地传输或接收 SLIP/PPP 包。
相关链接 GRE、PPP、L2TP、PPTP、SLIP
组织来源 L2F 由 Cisco 定义。
相关链接 http://www.javvin.com/protocol/rfc2341.pdf:Cisco Layer Two Forwarding (Protocol) — “L2F”
TACACS:终端访问控制器访问控制系统(TACACS & TACACS+:Terminal Access Controller Access Control System)
终端访问控制器访问控制系统(TACACS)通过一个或多个中心服务器为路由器、网络访问控制器以及其它网络处理设备提供了访问控制服务。TACACS 支持独立的认证(Authentication)、授权(Authorization)和计费(Accounting)功能。
TACACS 允许客户机拥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并发送查询指令到 TACACS 认证服务器(又称之为TACACS Daemon 或 TACACSD)。通常情况下,该服务器运行在主机程序上。主机返回一个关于接收/拒绝请求的响应,然后根据响应类型,判断 TIP 是否允许访问。在上述过程中,判断处理采取“公开化(Opened Up)”并且对应的算法和数据取决于 TACACS Daemon 运行的对象。此外 TACACS 扩展协议支持更多类型的认证请求和响应代码。
当前 TACACS 具有三种版本,其中第三版 TACACS+ 与前两版不兼容。
#4 思科其他协议
SCCP:信令连接控制协议(SCCP:Skinny Client Control Protocol)
信令连接控制协议 SCCP 是用于思科呼叫管理及其 VOIP 电话之间的思科专有协议。其他供应商也支持该协议。
为解决 VOIP 问题,要求 LAN 或者基于 IP 的 PBX 的终点站操作简单,常见且相对便宜。相对于 H.323 推荐的相当昂贵的系统而言,SCCP 定义了一个简单且易于使用的结构。通过 SCCP,H.323 代理可以与 Skinny 客户机进行通信。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话充当了 IP 上的 Skinny 客户机。而代理服务主要用于 H.225 和 H.245 信令。
关于 SCCP 结构,作为 Cisco 呼叫管理的 H.323 代理服务器中存在大量的 H.323 处理源。终点站(电话)运行的客户机,该客户机只需消耗少量处理开销,客户机通过面向连接(基于 TCP/IP)的通信方式实现呼叫管理间的通信过程,从而与另一个适应的 H.323 终点站建立一个呼叫连接。一旦这样的呼叫连接建立起来,那么两个 H.323 终点站就可以通过无连接(基于 UDP/IP)通信方式实现音频传输。这样,通过限制建立呼叫管理的 H.323 呼叫装备的复杂性、以及为实际音频通信出入终点站提供 Skinny 协议来降低整个过程的费用和开销。
XOT:基于 TCP 协议的 Cisco X.25(XOT:X.25 over TCP Protocol by Cisco)
基于 TCP 协议的 Cisco X.25(XOT)是由思科开发的一种用于在 IP 英特网上实现 X.25 传输的协议。X.25 数据包层通常采用 LAPB,并且要求在其本身下面包含一个可靠的链路层。XOT 提供了一种在 IP 英特网上发送 X.25 数据包的方法,即将 X.25 数据包层封装在 TCP 数据包中。
TCP 具有一个可靠字节流。X.25 中要求其下面的层,特别是数据包间的边界包含信息语义。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 TCP 和 X.25 间的 XOT 协议头较小(大约4字节)。XOT 协议头包含一个长字段,用以分隔 TCP 流中的 X.25 数据包。
标准 X.25 协议数据包格式和状态转换规则通常应用于 XOT 中的 X.25 层。应注意例外情形。
就这么几个协议要说是cisco用到的就差的多了。
就cisco用到的协议
路由协议起码还有的RIP OSPF ISIS EGP BGP MP-BGP ODR
组播方面交换机的几个差不多,
路由器上DVMRP PIM-SM/DM/SDM Bidr PIM SSM PGM MSDP anycast
2层(E文是data link)的协议HDLC PPP FR ATM LAPD等等
安全方面radius是和TACACS+同类的协议,不过后者是cisco 私有
L2F还真是第一次看到,我怀疑现在cisco改叫法了,可能是L2TP或PPTP其中之一吧。
其他安全tunnel的协议主要是GRE,以及最常见的IP-Sec 2层的802.1x
QOS就一大片了,队列就FIFO WFQ PQ CQ CBWFQ LLQ WRR MDRR WRED 等
其他的RSVP CAR FRTS GTS DTS CBTS RTP NBAR等
SCCP是语音方面的协议
H323 MGCP SIP RAS和SCCP这些算是网关信令协议
语音压缩编码的G711 G723 G729等等,就我听说过的起码还有15种+
我也懒得分类说了,常见像telnet NAT这些常见的也不写了。其他还有
SNMP RMON CBAC CEF SPAN MPLS GLBP NTP kerberos MLS B8ZS DLSW SDH/PDH APS SMDS IRDP等等等等。。。
而且上面一些协议里面其实还包括好多协议
比如ATM就起码还包括IISP PNNI LANE ILMI NHRP SCSP SSCOP SSRP Q2931 MPOA PLCP……
而这些是我现在能想到的,想不到的还有不少,而我还不了解的则更多了。。。
⑤ 无线通信协议有哪些
常用无线通信协议有:蓝牙技术、无线局域网802.11(Wi-Fi)、红外线数据传输(IrDA)、ZigBee、超宽频、短距通信、WiMedia、GPS、DECT、无线1394和专用无线系统等。
一、蓝牙技术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可为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设备提供廉价的接入服务。蓝牙技术的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无线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ISM频段,提供1Mbps的传输速率和 10m 的传输距离。
二、无线宽带是Wi-Fi的俗称。所谓Wi-Fi就是IEEE 802.11b的别称,它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Wi-Fi速率最高可达11Mb/s,电波的覆盖范围可达200m左右。
三、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是第一个实现无线个人局域网(PAN)的技术。
IrDA 的主要优点是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因而红外通信成本低廉。并且还具有移动通信所需的体积小、功耗低、连接方便、简单易用的特点。此外,红外线发射角度较小,传输上安全性高。IrDA的不足在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被其它物体阻隔,因而该技术只能用于 2 台(非多台)设备之间的连接。
四、ZigBee(紫蜂)技术
ZigBee使用 2.4 GHz 波段,采用跳频技术。它的基本速率是 250kb/s,当降低到 28kb/s 时,传输范围可扩大到 134m,并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另外,它可与254个节点联网。
五、 UWB(超宽带)技术
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 有可能在 10 m 范围内,支持高达 110 Mb/s的数据传输率,不需要压缩数据,可以快速、简单、经济地完成视频数据处理。
六、近距离无线传输 NFC(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
NFC采用了双向的识别和连接。在 20cm 距离内工作于 13.56MHz 频率范围。NFC现已发展成无线连接技术。它能快速自动地建立无线网络,为蜂窝设备、蓝牙设备、Wi-Fi 设备提供一个“虚拟连接”,使电子设备可以在短距离范围进行通讯。
⑥ 思科专有的协议有哪些
我现在一下子能想起来的
二层 isl
hsrp,eigrp
差不多常用的吧
⑦ plc的专用通信协议 能通俗的解释下吗
PLC的“专用”通讯协议是针对某一种品牌或者某品牌的某一个系列的回PLC来说的
以西门子的PLC来举例答
MPI是它专用的,因为这个协议只有西门子品牌的PLC才会用到,换言之MPI通讯协议只能用在西门子的PLC上
PROFIBUS就不是专用的,因为它本来就不是西门子专用的保密协议,只要支持PROFIBUS协议的设备,都可以完成握手通讯,比如我用S7-400通过PROFIBUS协议与施耐德的变频器进行通讯
⑧ 什么是专有协议
就是为他制定协议
⑨ 1. 简答题 创建EtherChannel的两种协议分别叫什么其中哪个协议是思科专有的
可以打电话问问思科客服
协议的汉语解释是共同计议、协商。同时在国际贸易和计算机中都有不同的解释。
⑩ 常用的vpn协议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虚拟专用网(英语: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是一种常用于连接中、大型企业或团体与团体间的私人网络的通讯方法。虚拟私人网络的讯息透过公用的网络架构(例如:互联网)来传送内联网的网络讯息。它利用已加密的通道协议(Tunneling
Protocol)来达到保密、发送端认证、消息准确性等私人消息安全效果。这种技术可以用不安全的网络(例如:互联网)来发送可靠、安全的消息。需要注意的是,加密消息与否是可以控制的。没有加密的虚拟专用网消息依然有被窃取的危险。
常用的虚拟专用网(VPN)协议有:
L2F
L2F,或第二层转发协议(Layer
2 Forwarding
Protocol),是由思科系统公司开发的,创建在互联网上的虚拟专用网络连接的隧道协议。L2F协议本身并不提供加密或保密;它依赖于协议被传输以提供保密。L2F是专为隧道点对点协议(PPP)通信。
L2FTP
第二层隧道协议(英语:Layer
Two Tunneling
Protocol,缩写为L2TP)是一种虚拟隧道协议,通常用于虚拟专用网。L2TP协议自身不提供加密与可靠性验证的功能,可以和安全协议搭配使用,从而实现数据的加密传输。经常与L2TP协议搭配的加密协议是IPsec,当这两个协议搭配使用时,通常合称L2TP/IPsec。
L2TP支持包括IP、ATM、帧中继、X.25在内的多种网络。在IP网络中,L2TP协议使用注册端口
UDP
1701。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尽管L2TP协议的确是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但在IP网络中,它又的确是一个会话层协议。
点对点隧道协议
点对点隧道协议(英语: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缩写为PPTP)是实现虚拟专用网(VPN)的方式之一。PPTP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创建控制通道来发送控制命令,以及利用通用路由封装(GRE)通道来封装点对点协议(PPP)数据包以发送数据。这个协议最早由微软等厂商主导开发,但因为它的加密方式容易被破解,微软已经不再建议使用这个协议。
PPTP的协议规范本身并未描述加密或身份验证的部份,它依靠点对点协议(PPP)来实现这些安全性功能。因为PPTP协议内置在微软视窗系统家族的各个产品中,在微软点对点协议(PPP)协议堆栈中,提供了各种标准的身份验证与加密机制来支持PPTP
[1]。 在微软视窗系统中,它可以搭配PAP、CHAP、MS-CHAP
v1/v2或EAP-TLS来进行身份验证。通常也可以搭配微软点对点加密(MPPE)或IPSec的加密机制来提高安全性。
IPsec
互联网安全协定(英语: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缩写为
IPsec),是透过对IP协议(互联网协议)的分组进行加密和认证来保护IP协议的网络传输协议族(一些相互关联的协议的集合)。
IPsec由两大部分组成:建立安全分组流的密钥交换协议;保护分组流的协议。前者为互联网金钥交换(IKE)协议。后者包括加密分组流的封装安全载荷协议(ESP协议)或认证头协议(AH协议)协议,用于保证数据的机密性、来源可靠性(认证)、无连接的完整性并提供抗重播服务。
SSL
VPN
SSL VPN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敏感公司数据最简单最安全的解决技术。与复杂的IPSec
VPN相比,SSL通过简单易用的方法实现信息远程连通。任何安装浏览器的机器都可以使用SSL VPN, 这是因为SSL 内嵌在浏览器中,它不需要象传统IPSec
VPN一样必须为每一台客户机安装客户端软件。
openvpn
在OpenVpn中,如果用户访问一个远程的虚拟地址,则操作系统会通过路由机制将数据包(TUN模式)或数据帧(TAP模式)发送到虚拟网卡上,服务程序接收该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后,通过SOCKET从外网上发送出去,远程服务程序通过SOCKET从外网上接收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发送给虚拟网卡,则应用软件可以接收到,完成了一个单向传输的过程,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