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代理制
A. 代理商的商业模式
代理商的商业模式有以下几种:
1、制造商→总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2、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3、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经销商→分经销商→消费者
代理商代企业打理生意,是厂家给予商家佣金额度的一种经营行为。所代理货物的所有权属于厂家,而不是商家。因为商家不是售卖自己的产品,而是代企业转手卖出去。
代理商赚取企业代理佣金。代理商主要分为总代理、区域与分品牌代理、总代理自己建立的省级分公司等。
(1)销售代理制扩展阅读
代理商不一定是独立机构;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代理制造商的产品/服务);赚取佣金(提成);经营活动受供货商指导和限制;供货权力较大。
代理商的建立,可以分担厂商的风险,使厂商与代理商共同拉动市场从而降低厂商的经营风险。在代理商的层次上,除设立总代外,代理商还可以根据厂商的渠道模式,下设一级代理或区域代理并同时与终端销售商合作。
代理商从简单的分销转换成具有管理职能的渠道维护者,除业务管理外,代理商同时具备品牌管理、促销管理、服务对接、财务管理等各项职能。
代理制和经销制也能互相渗透,各类销售渠道的主要区别在于代理商或经销商层级的增多。厂商对于代理商和经销商的管理主要侧重于价格和货源的管理,对于人员培训及广告等还会提供一些支持。
B. 销售代理的特点
尽管销售代理按不同角度可进行不同的分类,但各类销售代理都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1.销售代理商是独立的法人组织,并与委托方有长期稳定的关系。销售代理商的独立性是指销售代理商不等同于厂家的直营销售机构,
2.代理商只拥有销售代理权,而不拥有对代理商品的所有权。这是销售代理制与买断制的主要区别。在买断制下,商业企业从生产企业购入商品后再销售,因而拥有商品拥有权,并承受全部买卖风险。而销售代理制下,代理商只代理委托方进行销售产品,并不拥有产品所有权。
3.销售代理商按委托方的意志,在代理权限内行事。委托方的意志一般体现在其赋予代理商的代理权限上。代理权限中规定了代理产品的种类、数量,代理区域的大小,是否有独家销售代理权,产品售价的高低及浮动幅度等;委托方的意志同时体现在代理合同中规定的代理商的义务上,如:独家销售代理时,代理商要达到最低代理额,再如:代理商负有广告、售后服务、仓贮、商情报告、保护委托方的智力财产等义务。代理商只有在代理权限内按委托方的意志行事,完成其负有的义务,代理行为才是有效代理,否则是无效代理。
4.销售代理商行为的法律效果应由委托方承担。由于代理商行为体现的是委托方的意志,销售代理产生的权益与义务都通过代理合同转移给委托方。代理商不能占有代理行为产生的权益,从而不能占有销售后的贷款;同时也不承担代理行为产生的义务,从而客户若不能及时收到货品或发生货损与产品质量问题,客户只能要求委托方厂商赔偿损失。
5.销售代理商的收入是佣金而不是购销差价。这是由销售代理商本身不占有商品所有权的特点决定的。代理商只是一种中间商,其主要功能是提供销售机会,因而只能等商品售出,贷款汇回委托方后,才能从委托方厂商那儿取得佣金收入,且佣金收入随代理额的浮动而浮动。
就独家销售代理而言,其除了有上述一般代理的特征外,还有如下独自的特点:(l)独家销售代理商拥有某一区域内的独家销售代理权。⑵独家销售代理商不得同时代理与委托方厂家产品相竞争的产品。⑶独家代理商应当在一定时期内达到最低销售代理额,否则视为严重违约,委托方有权取消独家代理权。
C. 代理的模式有几种
一、代理商模式按数量分可分为三类:
1.独家代理,
2.少头博弈代理(2-3家),
3.多头回博弈代理(3家以上)答。
选择独家代理或是非独家代理,是中国企业首先要思考的。
二、按销售商对代理商的渗透程度可分为两类:
渗透类代理,独立代理(非独家代理)。
三、按代理商的级数可分为:单级代理商体制,多级代理商体制。
D. 销售工作中什么是“代理制”,“佣金制”,和“直接销售”
代理制就是A(生产企业或甲方)委托B(代理公司或乙方)代理销售A的产品,一般是在限定的时期内(如签订合同1年内)达到一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即可按一定的百分比提取佣金。
佣金就是乙方在委托代理中获得的劳动收入,也是甲方因此产生的成本,一般就是销售金额的一定的百分比提取。
直接销售就是甲方自己成立销售班子,自己进行销售。
E. 保险公司的员工制和代理制有什么区别
一、合同不同:
员工制和代理制的合同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劳动合同,而后者是代理合同。
二、入职要求不同:
保险公司的员工的入职要求比较高,比如至少大学文凭,需要体检等,而代理就没有什么了,只要愿意从事销售工作即可。
三、待遇不同:
前者收入一般为基本工资+年底分红+社保等,后者的主要收入来源自己的销售业绩,具有不稳定性等。
(5)销售代理制扩展阅读:
从管理职责来看,员工关系管理主要有九个方面:
一、是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员工上岗、离岗面谈及手续办理,处理员工申诉、人事纠纷和以外事件。
二、是员工纪律管理。引导员工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提高员工的组织纪律性,在某种程度上对员工行为规范起约束作用。
三、是员工人际关系管理。引导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创建利于员工建立正式人际关系的环境。
四、是沟通管理。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引导公司上下及时的双向沟通,完善员工建议制度。
五、是员工绩效管理。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和体系,执行合理的考评程序,考评工作既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成绩,有能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六、是员工情况管理。组织员工心态、满意度调查,谣言、怠工的预防、检测及处理,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
F. 代理销售模式
好处:
1、不用投资产品在生产环节上的各项费用;
2、容易与其他代理商一起形成规模效应,使生产厂家降低经营成本,直接体现在降低产品价格上;
3、享受到厂家的各种资源,如品牌,培训,制度,设备等;
4、市场风险减低,最直接就是降低产品存量风险;
5、退出容易。
缺点:
1、厂家有品牌的知识产权,最终体现在对下游的控制主动性;
2、信息不对称,厂家的经营信息和经营规划代理商完全不知道,但代理商的经营信息厂家完全掌握。这样厂家可以随时根据代理商的经营信息调整经营策略,规避风险或者转嫁风险;
3、代理商既得利益不能保障,虽然国家规定产品质量问题由厂家承担,但如果厂家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或者逃避承担责任,那么作为流通环节最上游的代理商就可能会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
4、资金风险,这个与信息不对称有一定关联,不过即使知道厂家经营信息,但代理商在合作期间要为厂家垫付一定的在途资金,这些资金的风险完全由代理商承担。
好了,我的水平大概就只提供到这些了,老板你就琢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