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纪是代理吗
㈠ 分析行纪人、居间人与代理商的异同
经纪人是指在经济来活动中,以收源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经纪业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经纪人涵盖居间人、行纪人、代理人。
居间人与代理商都是受他方委托为他方办理一定事务:提供一定服务,收取佣金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二者的区别是:
一、居间人只负责向委托人报告订约机会或为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订立合同提供媒介:对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合同没有介入权。而行纪合同的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交易事务,对合同有介入权。
二、居间人所办理的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作为订立合同的媒介的服务本身并不具有法律意义。而行纪合同的行纪人受托的事务只能是贸易之类的法律行为。
三、居间合同和行纪合同虽都是有偿合同:但居间人只有在居间有结果后:也即促成了合同的成立后:才能请求支付报酬:并且在作为订立合同的媒介时:可以从委托人和其交易相对人双方取得报酬。而行纪合同中:行纪人只能从委托人一方取得报酬。
四、居间合同可以由交易双方和居间方三方签署,也就是说,委托方可以是交易双方。行纪合同只能由委托一方和行纪人签署,行纪人不可能同时接受交易双方委托。
㈡ 代理商、行纪商与中间商的区别
一,代理与行纪的区别:
1,代理制度存在民法上的代理与商法上的代理之分;
而行纪是一种商行为,不存在民法上的行纪。
2,代理关系基于授权而发生,属于单方法律行为;
而行纪合同属于双务诺成合同,属于双方法律行为。
3,主体性质:
代理人:是独立的商事经营者,不依赖于被代理人而存在。(独立性)
行纪商:必须以行纪交易的缔结为其正常的经营业务,身份与职业经营密切相连。
二,行纪与居间的区别:
1,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实施法律行为。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居间商不能代表交易的任何一方,仅是居间人为委托人进行一定的事实行为。
2.,行纪:也是基于契约而产生权利和义务。
居间:基于佣金请求权才从事这种缔结之促成活动,仅仅追求行为结果的报酬。
3.,行纪商:不仅以委托人的费用为其办理行纪事务,而且行纪商与第三人的契约及由此产生的权利义务课直接转让给委托人,由其承担交易的结果。
居间商:对其所从事的商事促成活动以及这种活动所导致的结果不负有义务
三,代理与居间的区别:
1,以谁的名义行为: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
居间商不能代表交易的任何一方,仅是居间人为委托人进行一定的事实行
2. 权利来源 :
代理基于被代理人赋予的代理权而产生。
居间基于佣金请求权才从事这种缔结之促成活动,仅仅追求行为结果的报酬。
3. 办理事务范围
代理行为只能由依法成立的代理商行使,但在不违背代理人授权本意的范围内,可实施违背直接代理授权的行为。
居间业务在法律禁止的范围之外均可进行。
4. 后果归属:
代理的责任由被代理人承担。
居间商对其所从事的商事促成活动以及这种活动所导致的结果不负有义务。
㈢ 代理、居间、行纪三者的区别
(1)名义不同
居间和行纪一般都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进行活动,而代理则是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活动。(2)责任不同
居间是居间人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信息及条件,在交易中起撮合成交的作用,因而活动中的权利与责任归交易双方当事人;行纪是行纪人在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后,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进行交易,活动中的权利与责任归行纪人自己;代理则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活动中产生的权利和责任归被代理人。(3)与委托者的关系不同
居间人与当事人没有固定的关系,业务也大多是一事一议,多为一次性业务往来,而且当事人也可以同时与第三者发生直接关系;行纪人和代理人在一定时间内都与当事人有着较为固定的关系,委托人在与行纪人、代理人签订合同后,就不能再与第三者发生直接关系。(4)对商品的控制程度不同
居间人不拥有商品,也无权对商品的价格、销售条件作调整;行纪人一般可以拥有商品,但无权对商品的价格等进行调整;代理人则根据不同的协议,既可以实际拥有商品,也可以不拥有商品,并且还可以对商品的价格等做一些调整。(5)订立合同的过程不同
居间活动不管是谁首先提出要约,均须三方共同协商才能达成协议,即交易双方订立合同的过程都离不开居间人从中进行活动;通常,行纪人或代理人进行一项具体的交易,都是由委托人首先提出要约,然后由行纪人或代理人表示承诺,或提出新要约,最后经过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协议。(6)获取收入的名称不同
经纪人获取的收入,统一的法定名称叫佣金,但在日常经纪活动中,人们都习惯地把经纪业务中居间人获取的收入称为佣金,把行纪人、代理人在行纪、代理活动中获得的收入称为代理费或服务费、手续费等,不称作佣金。
知识点
什么是要约?
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收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比如你在市场上卖菜,吆喝着大白菜1 元钱1 斤,这就是一种要约,如果一个买者觉得价格合适,那么他就有权按照这个价格购买。
㈣ 行纪行为、代理行为分别是什么
行纪行为也叫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或演出行为,委托人为此支付报酬的合同(行为)。它不同于居间行为,它的特点是以自己的名义替委托人具体从事相关事务并且权利义务自己承担。行纪行为类似与演出市场上的买断,演出公司买断项目在剧场上进行演出,其责任自付、利益自享。行纪行为不允许是个人行为,必须是演出公司来负责。
代理行为也叫代理合同,在法律意义上,是指代理人依据被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效力属于被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演出。与行纪行为不同的是代理行为只代理事务,不承担责任。在演出行业,例如剧团请演出公司来代理演出事务,并向其支付代理费用,其中主办方依然是剧团,责任依然是自己承担;代理行为可以是个人行为。
㈤ 民法间接代理和行纪行为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
1.在间接代理下,代理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订立合同,但是本人有介入其所订立的合同,享有权益承担义务,第三人也有权利选择本人周围合同相对人。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 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 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 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 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
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 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 权利,但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
委托人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的,第三人可以向委托人主张其对 受托人的抗辩。第三人选定委托人作为其相对人的,委托人可以向第 三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以及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而行纪合同中,行纪关系是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构成的,因此合同应当分别履行,委托人只能向行纪人提出合同要求,第撒们人也只能向行纪人提出请求。
在涉及一方破产的情况下,区别非常明显。如甲委托乙向丙购买汽车,在行纪情况下,如乙在取得汽车所有权但是还没有转交付给甲的情况下破产,甲对汽车并不能行使物上请求权,其只能基于货款不能反还而以债权人的身份参与破产分配。此时汽车作为乙的破产财产。,由于汽车的所有权为甲的,故甲可以行使物上请求权要求乙反还汽车,此时汽车不能作为乙的破产财产。
3.行纪合同一般是有偿的,而委托可以是无偿的。
㈥ 什么是行纪代理与行纪有什么区别
一、行纪(抄háng jì)是指一方(行纪人)接受他方(委托人)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他方利益,从事物品的卖出和买入等行为并收取报酬的营业行为。行纪人与委托人之间通常有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行纪人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较重。
中国古代“邸店”、“牙行”所从事的寄售业务,本质上亦属行纪。行纪合同又称“信托合同”。行纪人根据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其办理购销、寄售等事务并收取酬金的协议。行纪制度源自罗马法,旧时又有固有行纪与非固有行纪之分。
二、代理与行纪的区别:
1、名义不同
行纪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进行活动,而代理则是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2、责任不同
行纪是行纪人在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后,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进行交易,活动中的权利与责任归行纪人自己;代理则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活动中产生的权利和责任归被代理人。
3、对商品的控制程度不同
行纪人一般可以拥有商品,但无权对商品的价格等进行调整;代理人则根据不同的协议,既可以实际拥有商品,也可以不拥有商品,并且还可以对商品的价格等做一些调整。
㈦ 间接代理与行纪的区别
间接代理与行纪的不同之处:
1、两者主体不同。
在间接代理合同中,法律对代理人的主体资格没有特别的限制规定,只要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即可以成为代理人。而在行纪合同中,行纪人的主体资格受到限制,根据法律规定,只有经批准有权从事行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或相关组织才可以成为行纪人。
2、两者是否可以行使介入权、选择权不同。
在间接代理中,如果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则合同直接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而如果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此时可以行使介入权,主张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当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可以行使选择权,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如果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则可以通过受托人的披露而使得委托人行使介入权,第三人行使选择权。而行纪关系由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组成,合同应当分别履行。行纪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行纪人对该合同直接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导致委托人的利益受损害,行纪人应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第三人即使知道委托人是谁,也不能越过行纪人而直接与委托人发生法律关系。
3、两者定性不同。
行纪合同是有偿的,行纪人都是专门从事行纪业务的经纪人,其所从事的业务一般仅为商事活动。而在间接代理中,代理人没有主体资格的限制,其代理的范围不仅包括商事或外贸代理,而且包括一般的民事活动,既可能是有偿的也可能是无偿的。
㈧ 代理包括委托、行纪和居间吗
他们四个是不同的概念
代理是指代理人按照本人的授权代本人同第三者订立合同版或作其他法律行为。由此而产生的权权利与义务直接对本人发生效力。
委托实际上是《民法》中的委托代理,它是基于被代理人的授权而发生的代理,也叫意定代理,并无“全权”、“部分”之说。
行纪,是指经纪机构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进行交易,并承担规定的法律责任的商业行为。
居间合同,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民法理论上,居间合同又称为中介合同或者中介服务合同。向他方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的一方为居间人,接受他方所提供的订约机会并支付报酬的一方为委托人。
㈨ 求答案居间、代理和行纪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1)名义不同
居间和行纪一般都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进行活动,而代理则是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活动。(2)责任不同
居间是居间人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信息及条件,在交易中起撮合成交的作用,因而活动中的权利与责任归交易双方当事人;行纪是行纪人在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后,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进行交易,活动中的权利与责任归行纪人自己;代理则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活动中产生的权利和责任归被代理人。(3)与委托者的关系不同
居间人与当事人没有固定的关系,业务也大多是一事一议,多为一次性业务往来,而且当事人也可以同时与第三者发生直接关系;行纪人和代理人在一定时间内都与当事人有着较为固定的关系,委托人在与行纪人、代理人签订合同后,就不能再与第三者发生直接关系。(4)对商品的控制程度不同
居间人不拥有商品,也无权对商品的价格、销售条件作调整;行纪人一般可以拥有商品,但无权对商品的价格等进行调整;代理人则根据不同的协议,既可以实际拥有商品,也可以不拥有商品,并且还可以对商品的价格等做一些调整。(5)订立合同的过程不同
居间活动不管是谁首先提出要约,均须三方共同协商才能达成协议,即交易双方订立合同的过程都离不开居间人从中进行活动;通常,行纪人或代理人进行一项具体的交易,都是由委托人首先提出要约,然后由行纪人或代理人表示承诺,或提出新要约,最后经过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协议。(6)获取收入的名称不同
经纪人获取的收入,统一的法定名称叫佣金,但在日常经纪活动中,人们都习惯地把经纪业务中居间人获取的收入称为佣金,把行纪人、代理人在行纪、代理活动中获得的收入称为代理费或服务费、手续费等,不称作佣金。
知识点
什么是要约?
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收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比如你在市场上卖菜,吆喝着大白菜1元钱1斤,这就是一种要约,如果一个买者觉得价格合适,那么他就有权按照这个价格购买。
㈩ 行纪合同和隐名代理有什么区别
1.所谓隐名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享有代理权的前提下,既不披露本人的姓名,也不表明自己的代理人身份;或者披露自己的代理人身份,但并不以本人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而本人仍然将承担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
一般来说,隐名代理的第三人是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的关系的。当第三人知道了受托人与委托人的关系,这是类似于显名代理了,因此要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
2.行纪合同是指行纪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接受委托的一方为行纪人,而另一方则为委托人。
如某配件厂(甲方)委托某销售公司(乙方)代销产品,乙接受甲的委托并以自己的名义代甲销售,代销价款归甲方,乙方收取代销费。在这个关系中,甲为委托人,乙为行纪人。
3.隐名代理与行纪合同的区别:
(1)介入权和选择权的主体和性质不同:
隐名代理行使介入权的主体是委托人,合同法403条规定:“受托人以自已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委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选择权行使的主体是第三人,《合同法》第403条第二款规定:“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而行纪合同介入权的主体是行纪人,《合同法》第419条规定:“行纪人卖出或买入具有市场订价的商品,除委托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之外,行经人自已可以作为买受人或出卖人。”
(2)对于合同不能履行所导致的权利义务主体不同;
《合同法》421条规定:“行纪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行纪人对该合同直接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因此,行纪合同是由行纪人独立对委托人和第三人承担责任。而隐名代理它仍然是一种代理关系,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依法应由被代理人承担。
(3)物权流转关系反映的所有权主体不一样;
由于隐名代理仍是一种代理,在代理过程中不发生物的所有权因物的流转而发生转移至代理人的情形。而行纪合同中当物流转至行纪人手中时,物的所有权因物的转移而转移。当物流转至受托时受托人正值破产,此时委托人与受托人是行纪合同关系还是隐名代理合同关系对物是否纳入破产财产的处理有决定性的意义,此时对委托人和第三人的利益有重大影响。
(4)行纪合同都是有偿合同,而代理合同不一定都是有偿的。
(5)隐名代理存在委托人只对代理人单方授权的情形,而行纪合同必须是成立了委托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