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理许可 » 领导授权监

领导授权监

发布时间: 2021-01-21 13:44:27

1. 领导者如何实现有效授权

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在管理中如何有效的授权”。管理者的时间永远是有限的,合理有效的授权既能让下属分担工作,又可以人尽其才,减少资源浪费;在缓解自身压力的同时,又可以有效激励和培训员工,让其获得成就感和快速成长。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说说如何以正确的姿势来授权:
NO.1
公开场合授权,要广而告之
授权一定要在公开场合进行,让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到被授权人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权力范围等方面,从而避免被授权人在后续开展工作时遇到不必要的阻力。相反的,关起门来授权则是一种很糟糕的授权形式,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要么是有人“不买账”,要么是无人知道被授权人的权利大小,无人监督,进而发生被授权人行为偏离预期的状况。
NO.2
清晰明确的任务要求
员工必须了解自己在授权下必须达到哪些具体目标,以及在什么时间内完成,清楚了这些才能有基本的行动方向。授权不是单单把事丢给员工,还要让他明白管理者期盼些什么,不然你给个模糊的指令就授权出去了,被授权人也不知道怎么办呀。为了方便理解,这里我们举两个例子:
情景一:“小明,你负责今年快乐沃克的推广工作,好好干,年底奖励大大的有。”
情景二:“老张,本年度快乐沃克的线下推广工作由你来负责,公司希望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产品都能达到40%以上的占有率,达成目标,年底公司会给你10万元的奖励”。

2. 行政领导授权的类型有哪些

行政领导授权的类型包括四种:
(1)刚性授权。即对所授权力、责专任、完成任务的要则、时间均属有明确规定与交代,被授权人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有任何逾越。
(2)柔性授权。只指示一个大纲或轮廓,让被授权人有较大的自由做随机应变的处理。
(3)惰性授权。领导者将自己不愿也不比处理的繁杂事务,交由下属处理,其中包括领导者本人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的事务。
(4)模糊授权。给予被授权人的权力限度和权力容量比较模糊。

3. 领导授权与制度有什么区别

授权与制衡是每位企业领导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其管理的幅度和深度必然相应增加,对于企业领导者的精力和能力都会提出巨大的挑战。要想保持企业过去高效率的运作机制,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企业领导层的适度放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经常会遇到问题。

在笔者曾经咨询过的一家企业中就发生了这样的问题。企业在短短的10年间,从一家小手工作坊发展为年产值近20亿的大型企业,企业领导层也从过去的以老板为核心的“兄弟连”发展成为包括多名高学历,高水平人员在内的经理人团队。随着企业进入跨区域、跨行业的集团化发展阶段,分授权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之选。对于这一趋势,企业领导层也是有充分认识和心理准备的,然而在分授权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堆问题:

1. 感觉主导,因人授权。在进行分授权的过程中,企业领导人的最大心病就是不放心,在企业领导人的心里,放权是可以接受的,但就怕一放就乱,怕下属不会管公司。因此在授权时,企业领导人往往采取的方式是因人授权。觉得你比较放心,就多给你一些权力,觉得不放心,就少给一些。

一旦授权的体系同企业领导层的感觉相挂钩,其授权方式就必然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在子公司业务顺利,分管经营层沟通方式到位,让领导感觉放心的时候,领导电话里会直接吩咐:“这件事你就直接办了,不用告诉我”,一旦子公司业绩波动时候,领导就会担心,不断电话了解情况,甚至采用驾临督战的方式,要求事事汇报。

授权因人而变,因事而变,因心情而变的直接结果,就是下属对自身所授权力的不确定。其相应带来的影响,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趋势,一是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而想办法让领导放心,整个分管经营层的工作核心是围绕老板来开展的;另一种则恰恰相反,反正你老板要管,干脆我就不要权,事事汇报,反正责任最后也是你老板来背。这也就带来了现在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通病,老板反复抱怨权力怎么也授不下去,一放就乱,下属却埋怨老板管的太多,没有发挥的余地。

2. 分权失控,信息不畅。面对前述问题,企业领导层在不断反思中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痛定思痛,干脆下了决心,把权力放下去。却没想到越是担心的问题越要发生,下属企业的控制管理相应出现了许多问题。比较典型的有:

一是擅自决策,自报自批。在年底的时候,下属经营层看中一个项目,该项目当时市场行情很好,其利润回报十分惊人。但该项目投资金额很大,按照集团要求,是需要上报审批的。但这样时间长,很有可能错过市场机遇。于是下属经营层但为了提高效率,抢在年底前实现业绩,就将项目分割为两块,在自身权限内进行审批。可不幸的是,后来项目出现了问题,造成了巨额投资亏损。

二是问题内部消化,报喜不报忧。由于集团每年要对下属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于是许多下属公司在出现问题时都内部消化,不对上汇报。可有些问题日积日深,到最后实在捂不住了只好汇报,等到集团领导层知道了,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大量损失难以弥补。

3. 加强监管,人心丧失。面对失控问题,领导层只好又想办法解决。把权力再收上来,不是不可以,但并非是企业经营的长久之计。为了加强对下属公司的监控,于是领导层创造了两个办法:一是举报制。在集团内部设立举报信箱,鼓励员工进行举报。一旦有举报,集团领导层组成调查小组,进行取证。二是监察制。集团设立了监察部,定期和不定期的对下属公司进行抽查。

这样作起来,分权加上监控,似乎企业管理应该到位了,但却不然。企业监察系统的大量增加,直接带来了两个弊端。

首先是上为下动。企业领导层一有举报消息就闻风而动,一年下来,不断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查来查去,虽然也的确发现了一些问题,企业领导层的工作重心却偏离了日常经营的根本。

其次是人心丧失。企业监察系统的大量运作,使得企业下属经营层人人自危,感觉到企业对人才缺乏基本的信任,很多时候举报查无实据,可被举报人已经不打算再作下去了。

上述三点是该企业在分权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最集中的问题,但也是很多企业在管理提升过程中遇到的最典型的问题。企业的领导层并非不知道企业发展需要授权管理,但一旦落实到具体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大量基础管理环节的空缺,企业领导技巧的匮乏,往往容易导致企业领导层陷入“一放就乱,一抓就死,上下猜忌,监控失心”的被动局面。

从问题的根本来看,企业管理本身就是在效率和稳定中谋求平衡的艺术。要想效率高,向员工进行充分的授权当然是必然之选,但要想保障分权之后的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考虑到相应的控制和制衡问题。授权本身是建立在一系列管理基础制度规章和相对完善的管理技巧之上的,盲目的因人授权、因事授权,被动的事后监察和监控,也自会导致企业管理陷入到相应的茫然的被动中。

对企业领导层而言,在企业发展的授权与平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制度来进行授权,而不是以人来进行授权。

通过制度来管理企业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却并不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在分权管理中,制度化的管理应当包括三个最基本层面的意思:

一是对所有的授权体系,通过制度和流程予以明晰。对包括战略、投资、人事、财务、采购、营销策略、行政管理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各项内容分层级予以职权明确,并落实到具体的运作流程上,对需要报批、报阅、报知的各相关部门进行明确;

二是将制度本身从企业领导层日常管理行为中独立出来,改变企业立法者总是第一违法者的不良局面,使员工逐步养成重视制度,遵守规章的习惯;

三是通过制度化管理,推动企业领导层向相对独立的观察角度转变。在制度化管理的情况下,员工因制度授权而工作,企业最高领导人也相应的能够降低员工对自身好恶和当天情绪的关注度,从而能够得到比较真实的信息,作出更为客观的判断。

2. 以组织来进行自我监控,而不是以检查来监控。

授权必须与监控相结合,但监控决不是事后检查,更不是闻风而动。好的监控应当是蕴含在企业组织设计之中的,也只有组织本身自发的监控安排,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首先是通过内控体系建设,实现企业领导层对关键管理环节的把握。无论如何放权,企业领导层对于人、财、资产和突发紧急事项的管理都必须牢牢把控。在人事任免、资金管理、投资决策、资产处理、突发事件协调上,企业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审批制度和流程,提升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对存在授权的,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报备制度。

其实是通过岗位的平衡设置和安排,推动企业发展的自身控制和平衡。企业内部本身是存在大量的平衡岗位的,通过有效的平衡岗位设置,可以分担企业监控的大量工作,如集体决策、物单分管等等。

其三,人事轮调制度能够有效的降低经营团队的短期运作风险。企业靠组织来保持稳定,靠核心领导人来实现突破发展,离开领导人就不能运作的组织是人的组织,不是企业的组织。因此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轮换制度,逐渐培育企业日常管理团队同领导团队之间的独立性和协调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

3. 通过组织的有效改造来传达信息。

企业发展的越大,内部的信息传递也就越困难。企业小的时候,员工的抱怨,客户的反馈,都可以迅速的传达到企业领导的耳中,但企业一旦做大,员工数量的增多,组织层级的增加,使得领导层同下属员工的距离越来越远,也使得上面的指令很难传递下去,下面的反馈很难递交上来。员工信箱固然是反映信息的方式之一,但由于信息缺乏验证,领导者很难实现互动的反馈,使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往往会采用如下做法:

一、把组织作小,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任何大型组织内部都存在正式和非正式的两种组织形态。正式的组织是企业日常管理的组织价格,而非正式组织则包括如联谊会、俱乐部、兴趣小组、同乡会等一系列形态。在这样的组织形态中,通常的组织架构和层级被打破,从而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传递。毛泽东在整顿红军过程中,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重视赏罚的作用。重赏畏罚是人之常性,通过明确的赏罚来传递企业领导层的管理信息,往往比下几十页纸的管理规定要有效的多。所谓“城门立木,一诺千金”,企业领导层要想改变上下信息传达不畅的问题,赏罚将是比较有效的手段。

(作者系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任何发表、转载须先得到许可,联系方式:010-58671818-291/376) 参考资料:http://www.adfaith.com/cn/newscontent.asp?InfoID=2591

要想了解更多,请照参考资料.

4. 管理学原理 领导如何授权或分权

授权的内容:分配任务;委派权利;明确责任。
授权的好处:得到下属的尊敬;有利于发挥下属的聪明才智;可以减轻上司的工作负担。
有效授权的态度: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 要有放手的态度; 要允许别人犯错误; 要善于信任下级; 要善于适度控制。

5. 领导者授权的方式主要有

1.用人和用权艺术。

领导艺术
(1)用人艺术。用人的方法和艺术在领导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1938 年毛泽东把领导者的职责归为:“出主意,用干部”,将领导的决策与用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领导者用人的艺术主要有:合理选择,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宽容待人;合理使用,积极培养;用人要正激励人才。
(2)用权艺术。规范化用权;实效化用权;体制外用权。
(3)授权艺术。包括合理选择授权方式;授权留责(领导者将权力授予下级后,下级在工作中出问题,级负责任,领导也应负领导责任,士卒犯罪,过及主帅。);视能授权(领导者向下级授权,授什么权,授多权,应根据下级能力的高低而定。);明确责权(领导者向被授权者授权时,应明确所授工作任务的目标、责和权力,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适度授权(领导者授权时应分清哪些权力可以下授,哪些权力应该保留。);
监督控制(领导者授权后,对下属的工作要进行合理的也即适度的监督控制,防止放任自流或过细的工作检两种极端现象。);逐级授权(领导者只能对自己的直接下级授权,不能越级授权。);防止反向授权。
2.决策艺术。
(1)决策艺术的特点:科学与经验的结合;综合性知识与创造性发挥。
(2)决策艺术。
A.运筹艺术—统筹兼顾,把握关键。
B.决断艺术—指令明确、决断及时;判断力、想象力、洞察力、应变力。
C.善于调动他人的积极性。
D.借用外脑。
3.人际关系艺术。
(1)人际关系艺术。
(2)人际沟通艺术:态度和蔼、平等待人;尊重别人、注意方法;简化语言;积极倾听;抑制情绪;把主动;创造互信环境。
(3)处理人际纠纷艺术:严己宽人;分寸得当、审时度势;讲究策略;把握主动。

6. 谈谈行政领导者如何正确授权

①实现行政机关的职能,加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间的分工合作,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②减轻上级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的负担,使他们有较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处理重大问题;③增强所属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责任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④发挥授权者与被授权者各自的专长、知识和技能,相互取长补短,培养行政人才,提高行政效率。

7. 领导者授权的原则是什么

领导授权需遵循的原则主要表现为:

1、适当原则,即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通过一定程序进行的一定限度内的授权。

2、责任原则,即授权的同时要明确下属的责任,也就是带责授权。

3、可控原则,即授权不仅要适当,还要可控。

4、信任原则,即领导者对将要被授权的下属一定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考查,一旦授权就要对下属给予充分信任即“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5、考绩原则,即领导者授权后,就要定期对下属进行考核,对下属的用权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并与下属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7)领导授权监扩展阅读

一、领导者授权的优点

(1)部属可增加参与解决问题的动机及较大之工作满足感。

(2)授权可以减轻主管之工作负担。

(3)主管可以从事重要性管理或例外管理。

(4)授权可以训练部属,使其具有独当一面之工作能力。

(5)授权导致在组织中的竞争风气。

(6)授权使部属对达成任务负责,使主管免于鞭长莫及。

(7)主管可以增加管理幅度,减少组织层次,增进组织沟通效率。

二、领导者授权的缺点

(1)授权通常需要密集且昂贵的管理训练。

(2)需要较复杂的计划及报告程序,使流向主管的信息增加,而造成工作负担。

(3)认为授权无异于将自己的权力及影响力削减,以后可能很难再收回来,结果衍生出不少后遗症。

8. 领导授权有什么目的

领导授权抄的目的简单来说袭就是:让自己无为,团队有为!原因很简单,总裁无为,中层有为,基层无所不为,企业才能大有作为。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观点:让自己无用,团队有用,是领导者最重要的战略部署;让自己无能,团队有能,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所在;让自己无为,团队有为,是领导者在企业最大的作为。
1、通过有效授权,授权者将庞大的企业/组织目标轻松地分解到不同人身上,同时将责任过渡给更多的人共同承担,让团队每一个职员更加有目标、更加负责任、更加投入、更有创造性地工作,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巨大力量和“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协作精神。
2、通过有效授权,企业减少了控制,摆脱了依从,领导者从权力的烦恼中走出来,被授权者增加了自主性,感受到了责任感,提高了工作的能动性,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获得了更快的个人成长。有效授权为企业带来了较高的激励水平、高效率的团队和优异的业绩。
总之,谭小芳老师表示,授权就是复制自己,就是让别人为你工作,是放大自己时间的杠杆,是决定一个领导者能力高低的标志。

9. 领导授权有那三个程序

领导授权的程序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分配责任、授予权力和监督检查。

1.分配责任

分配责任历来是重要的步骤,因为授权就是为了下属担负起责任,责任是内容和实质,权力是形式和手段。没有责任,权力就是毫无意义的东西。责任就是工作任务,领导要为下属清楚地描述他们所应从事的任务,这种任务要分配得非常明确,不致使下属在工作中相互推诿扯皮。这是需要领导在授权前再三斟酌、广泛掌握信息、充分听取意见的。诗人有句名言:“功夫在诗外”,领导也应把大量工作做在授权之前。分配责任还不仅于此,能为下属明确工作任务,这只是完成分配责任这一步骤的一半,而更重要的另一半,是向下属指明完成该项任务后应获得哪些预定结果、达到什么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分目标和总目标。可见,分配责任绝非简单的事,一个领导要把工作任务分得明确合理,就必须通晓事物的性质、特点,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理顺关系,不致使下属互相扯皮。因此,领导在分配责任时必须明确:

(1)下属应负责从事的活动范围和任务;

(2)下属应达到的目标;

(3)检验下属工作的标准。

2.授予职权

授予职权不是简单地放手让下属工作,允许下属相机行事并让他制定必要的政策;更不能只是简单地将职权一放了事,撒手不管,而必须继续履行领导的必要权力和义务。因此在授予职权的过程中,领导可注意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帮助下属制定大政方针、提出工作规则;二是领导要把握下属的工作进程,及时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支持。

在制定大政方针、提出工作规划的环节中,一要要求下属拿出一个完成任务达标的有效方案;二要审议并修改下属的方案,并对各个环节进行论证,与下属达成一致意见,并拿出行动原则、大政方针;三要指出应注意的隐患和问题,提出预防办法,授予随机处置权。

在支持下属工作的环节中,要使下属明确领导的意图,获得必要的条件如人、财、物、信息,及时予以引导、指点和协助,必要时追加授权。

3.坚持请示汇报制度,及时检查监督

有效的授权程序必须包括坚持请示汇报制度、及时检查监督这一步骤。下属有义务向领导汇报,下属的汇报义务是授权的本质要求;既然授了权,就要汇报尽责的情况;没有汇报也就无所谓真正的授权。汇报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下属凭兴趣可干可不干的事情。既然授了权,下属就必须负有向上级汇报工作进程和结果的义务。理论上,下属进行汇报多半应是个自动过程,自觉自愿地进行,而且是授权程序中顺理成章的延续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下属并不总是自觉自愿地汇报。因此,一要建立健全请示汇报制度,以制度来约束下属养成自觉自愿汇报的习惯。二要体谅下属工作中的困难,经常请示汇报,是为了便于对下属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不是简单地打棍子,下评语,而是为了上下沟通,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对下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要敢于承担责任,同时给予下属必要的条件和支持。通过经常的请示汇报、及时的监督检查,指导下属的工作。

10. 领导的授权的四种方法是哪些

授权的四种类型
一)、 必须授权的工作
1.授权的风险低授权让下属做事,即使做砸了,对整个公司、对整个部门的影响也不大,授权风险比较低。
2.经常重复日常工作中,很多人经常重复原来做过的事情,起码在工作方式上有重复。属于经常重复的工作,职业经理必须授权给下属。
3.下属可以做得更好的工作,如打字,秘书打得又快又好,这种工作必须授权。
4.下属能够做好有一些下属能够完全做好的事情要授权。如招聘主管小周有较丰富的面试及应聘人员的经验,而且很专业,人力资源部的任经理就将初次面试的工作授权给小周去做。
凡是具备这四个特征的工作,职业经理必须授权,绝对不能把它放在自己手里。
误区(1)必须授权的工作没有授权。
(2)某个下属把事情做砸了,就不信任他,以后不去授权。
二)、 应该授权的工作
1.下属已经具备能力公司新来了一位市场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就是负责某一产品的市场调研规划工作,每个月写出一个市场计划和推广方案,以及市场调研报告等等。但是半年以后,他的调研报告还是由他部门的职业经理来写。这种状况是不合理的。新员工进入企业几个月后,他对工作已经了解,具备了完成工作的能力,这时候,职业经理应该授权。如果员工依然不能完成工作,职业经理就要想一想,是你没有培养他,还是没有给他锻炼的机会。总之,对这类工作,要尽快地授权。
2.有挑战性,但是风险不大如写一份产品的市场研究报告,对下属来讲,确实有挑战性,因为他原来没有写过。但这种挑战风险并不大,因为这个文案还要职业经理,还要更高的上司来把关,风险可以不断降低。对这种工作要授权。
3.有风险,但可以控制这类工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关键点,经常可以控制。
比如:让招聘主管去完成职业经理的招聘工作。这就是个有风险的工作,他可能完不成任务,可能招不来需要的职业经理,从而影响工作。但是招聘的工作是可控的。比如职责要求、任职资格的撰写要和中层及高层进行沟通,如果出现问题,会得到及时控制和纠正。
如果是新设的部门,非常前沿,可能在整个产业当中,招聘这样的人才比较困难,而且招这些人来做什么,有时候也不一定清楚。这个时候,如果设定某某时间使这几个人到位,虽然授权给招聘主管,实际上并没有把握他能完成。这类过程看起来比较透明,结果一时不清楚的工作,属于应该授权的工作。
三)、 可以授权的工作
有一类工作,可以由职业经理来做,也可以授权让下属来做。授权给下属,主要是为了培养下属在工作当中的能力。有时碰到一些特殊的情况,不得不授权。
这属于可以授权的工作。它完全符合三个特征:办事处出事,这是需要经理去处理的事,这是第一个特征;这类事情,处理不好肯定有麻烦,这是第二个特征;授权给下属,可以极大地激发下属的能力和积极性,这也是一个考验,所以处理办事处的问题可以授权。而参加全国订货会的基本是企业老总或主管销售的负责人,是要显示身份的工作,这项工作是不能授权的。
四)、 不应授权的工作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总有一些工作是无法授权给别人来完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要显示身份的这类工作非本人做才能达到效果,就不能授权让别人来做。
如参加订货会的一般是老总,或者是销售的副总,至少也是销售部的经理出面,大家都是类似的身份,企业也要派出类似身份的人去参加订货会。这类事情就无法授权给别人,因为这是要显示身份的工作。
(2)要制定标准的职业经理要为下属制订很多的标准,比如绩效标准、一些工作的规则,还有一些工作的流程等等,要求下属按照要求去做,这类工作不能授权。
(3)重大的决策重大的奖惩决策不能授权给别人。
对办事处出现的问题,可以授权给别人去处理,但只能是调查了解,到做出惩罚的决策,要对责任人实施撤职、降职决定时,就不能再授权给别人去做。这就属于重大决策,必须掌握在管理者手里,不能授权。
(4)签字权不能授权比如,公司会授予销售部经理与客户签署多大额度的单子的权力,这种签字的权力不能随便授权给下属。
财务支出的签字权也不能授权给别人。
还有折扣、汇款,一些保证书,承诺书,还有一些关于人员安排等等,这些需要签字的工作,都是不能授权的。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